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通訊員 楊天成 鄭昕
養殖場的羊棚侵占了河道,排泄物直排到河中,影響了當地的水環境安全及人居環境。
如何督促治理?9月5日,湖北省宣恩縣檢察院副檢察長、承辦檢察官方勖平向跟隨湖北省檢察院新聞處走基層活動的極目新聞記者介紹了檢察履職全過程。
原來,位于宣恩縣高羅鎮龍河村的小壩河,系掛牌保護的小微水體。小壩河右岸有一處養殖場,養殖場共養殖羔羊二十余只。養殖場的羊棚侵占了河道,所養牲畜的排泄物通過羊棚內的水渠直排到小壩河中,導致雨季行洪不暢,而且河道污水橫流、蚊蠅滋生、臭氣彌漫,影響了當地的水環境安全及人居環境。
宣恩縣生態環境部門在工作中發現,因解決該問題涉及多個行政機關職能,且羊棚是否屬于侵占河道還需進一步認定,遂主動將該問題線索移送至宣恩縣檢察院。
收到問題線索后,宣恩縣檢察院依法迅速開展調查工作。同時,該院充分運用辦案協作工作機制,邀請特邀檢察官助理、宣恩縣水利局工程師奚澤斌協助辦案,就該羊棚是否屬于侵占河道提供專業指導。最終調查查明:該養殖場的羊棚確屬侵占河道且污水直排入河,水污染嚴重。
針對發現的上述問題,去年10月20日,宣恩縣檢察院迅速立案,并邀請宣恩縣水利局、恩施州生態環境局宣恩分局、高羅鎮人民政府、人民監督員召開訴前“磋商+聽證”會議。會議厘清了各方職責,達成了一致意見:由宣恩縣水利局牽頭督促拆除侵占河道的羊棚,高羅鎮政府協助配合;對于遷建的養殖場要修建化糞池,處理好污水排放問題;宣恩縣生態環境分局依法履行環境監管職責,加大對該地的環境監測力度。同日,宣恩縣檢察院結合磋商意見,依法向上述行政機關送達了磋商意見書。
“侵占河道和排污問題有了解決方式,但是養殖場卻面臨著無力遷建而關閉的現實問題,而且養殖戶系脫貧戶,養殖場是其唯一生活來源。”方勖平介紹,為了避免出現辦了一個案子,垮掉一個“場子”的極端情形,宣恩縣檢察院強化部門之間協調聯動,及時將該線索移送至該院控告申訴檢察部門,為其申請了司法救助金。
正在拆除羊棚(通訊員供圖)
方勖平介紹,前不久,該院在對該案開展“回頭看”時發現,侵占河道的羊棚正在拆除,河道順暢、水流清澈,養殖場遷建也正在有序進行。
“針對群眾生產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侵占河道、污水直排問題,檢察機關通過與行政機關構建監督配合工作機制,有效發揮公益訴訟的‘黏合’作用,消除群眾身邊的污染和安全隱患,讓人居環境持續得到改善。”宣恩縣檢察院有關負責人表示,檢察機關沒有機械辦案、就案辦案,而是直面群眾生產的實際困難,通過一體融合履職,為困難的養殖戶申請司法救助金,不僅使受損的社會公共利益得到修復,而且實現了案結事了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