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尊師重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要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加強教師待遇保障,提高中小學教師教齡津貼標準,落實完善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推進高校薪酬制度改革。維護教師職業尊嚴和合法權益,減輕教師非教育教學任務負擔,做好教師榮休工作。進一步加大優秀教師選樹表彰和宣傳力度,讓教師享有崇高社會聲望、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教師隊伍建設,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等中央文件相繼印發,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優秀教師定向培養計劃、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等大力實施,推動新時代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待遇不斷提高,尊師重教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師,作為智慧的燈塔和靈魂的工程師,他們以智慧啟迪思想,以辛勤耕耘希望,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培養了無數棟梁之材。因此,給予教師應有的尊重與榮耀,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共同責任。我們要提振師道尊嚴,優化強師惠師政策舉措,共興尊師風尚,讓尊師重教在全社會深入人心、蔚然成風。要進一步改善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狀況,穩定提高教師收入水平,完善教師醫療、養老、住房等社會保障,千方百計幫助農村教師排憂解難,不斷提升教師的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熱心從教、精心從教、長期從教、終身從教。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進入新時代,倡導和弘揚教育家精神,是鼓勵廣大教師立德修身、敬業立學的必要之舉,是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的應有之義,也是強基固本,為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筑基的時代呼喚。廣大教師要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筑牢“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擔當,練就“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本領,強化“行為世范、甘于奉獻”的師德修養,努力提升專業素養,牢牢把握時代脈搏,主動拓寬知識邊界和空間,更新知識結構,運用創新思維和現代技術手段豐富教學內容與方式方法,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支撐。
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當前,我們要大力營造尊師重教良好氛圍,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讓廣大教師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守教育初心、擔筑夢使命,逐漸成長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教育家、“大先生”,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何長青(荊門市沙洋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責編: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