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四十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宣部、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名單,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榮獲表彰。他們躬耕杏壇、潛心治學、瀝血育人,是全國廣大人民教師的優秀代表,更以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在全社會營造出見賢思齊、崇德向善的濃厚氛圍。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品讀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點滴事跡,他們中有潛心科研、躬耕教壇、著書立作的教育工作者逄錦聚教授,有扎根鄉村教育33載,用自身行動踐行“獻身黨的教育事業”諾言的教師賀來虎,有扎根特殊教育28年,把奉獻與愛心放在首位,堅持特色教育辦學,創新特殊兒童“教康一體化”美術教育實踐模式的鄉村教師劉小清……12位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涵蓋了高教、職教、中小學、幼教、特教等各級各類教育,盡管面對的境遇不同、對象不同,來自不同民族和地區,但他們在平凡崗位踐行高尚師德,用堅定信念和似火的熱情主動擔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神圣使命、培根鑄魂育新人的時代重任,充分展示了新時代教師隊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良好精神風貌,他們無愧于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的光榮稱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是人民教師的優秀代表,也在努力散發光、播種光、追逐光,以師德之光激發更多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投身于教育強國事業中來。據統計,自2010年以來,教育部會同有關單位每年推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鄉村教師楊瑞清、藝體教師馬丹、“布袋院士”趙東元、技能巧匠劉少坤、“送培送教”蘭臻……一大批扎根基層、奉獻教育、深耕教壇的優秀教師競相涌現,他們身上體現出的甘為人梯、誨人不倦的職業操守,培育英才、潛心育人的價值追求,甘于淡泊、樂以忘忱的敬業情懷,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無聲證言。換言之,一個個令人肅然起敬的名字,是1800多萬教師的優秀代表,猶如燦爛蒼穹中耀眼的星火,為廣大教師點亮了“為師之道”上的一盞盞明燈,必將培育出更多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大任的棟梁之材。
強國必先強教,強教必先強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涌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今日之中國,正奮進于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建設教育強國、發展教育事業、培育時代新人,更加需要廣大教師弘揚教育家精神,堅持立德修身、潛心治學、開拓創新,努力當好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放眼當下,以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為標桿,一方面要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扎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用師者之光照亮學生成長之路。另一方面,千方百計提升教師的學識能力,并把弘揚踐行教育家精神貫穿教師課堂教學、科學研究、社會實踐等各環節,讓更多教育家、“大先生”競相涌現,為培根鑄魂育新人播撒種子、積淀力量。
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提升教師教書育人能力,健全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高質量教師是高質量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期待廣大教師以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為榜樣,以赤誠之心、奉獻之心、仁愛之心投身教育事業,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更大貢獻。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雍紫君(武漢經開區)
責編: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