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曹磊
通訊員 周小平 李桂冬 王欣悅
盡管武漢的天氣還處于盛夏般的高溫模式,但時令上秋天卻在市民的菜籃子、果籃子里體現得淋漓盡致。連日來,極目新聞記者走訪市場了解到,最具秋天特色的水果之一的本地獼猴桃開始集中成熟上市,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果籃子選擇,也講將市場上的獼猴桃價格拉低到了親民水平,讓消費者能夠用更實惠的價格買到口感更好的果子。
同時,隨著武漢各個新城區的獼猴桃果園相繼開放采摘,本地的秋季鄉村休閑游也由此慢慢升溫。接下來,獼猴桃的秋季采摘有望成為市民家庭的周末出游重要選擇,讓武漢鄉村更熱鬧。
漢產獼猴桃集中成熟,市民消費性價比更高
9月5日傍晚,武昌楊園南路上的一家大型水果專賣市場里熱鬧非凡。在導購員們的吆喝聲中,一盒盒獼猴桃成為市民們爭相購買的對象。
“只要9塊9毛錢一盒。剛剛嘗了一個,真的是蠻甜!”記者湊近,只見一位消費者買了兩盒以后,向上前咨詢的另一位市民說道:“味道蠻好,只是果肉已經軟了,買回去得快點吃完。”
在現場,一盒盒的獼猴堆得特別高。導購員介紹,一盒獼猴桃的重量在2斤到2斤半,算下來一斤在4元上下。“這個品種的獼猴桃甜度很高,前兩個月都是外地的果子,至少要賣10塊錢一斤。”按照導購員的說法,當下正在售賣的獼猴桃價格下跌了六成左右。
9月6日,記者從漢口興業路至后湖大道沿線探訪發現,水果市場上的獼猴桃零售價按照品種和產地的不同,價格從每斤4元到7元不等。商家們稱,在9月之前,品質較好的獼猴桃貨源主要依托于外地和進口,現在本地獼猴桃集中上市,口感和品質都比較好,價格也降了下來,市民消費的性價比更高。
產地采摘售賣兩不誤,為農民增收提供助力
為了探尋本地獼猴桃的長勢情況,記者先后探訪武漢多個大型獼猴種植基地。在位于江夏梁子湖畔的湖北初陽獼猴桃產業園里,只見縱橫交錯的藤蔓上掛滿金色的獼猴桃果實。基地負責人舒長青介紹,初陽果樂小鎮的獼猴桃種植面積近300畝,全部引進目前世界最優黃心品種,目前已經開始進入成熟階段,陸續迎來市民的采摘和訂單,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這幾天因為中秋國慶雙節快要到,網上訂單多了起來,我們主要銷售精品包裝和禮品裝,精品裝10元一盒,禮品裝最高賣到80元一盒。”在武漢經濟開發區湘口街向新大隊,種植專業戶楊師傅喜悅地告訴記者,他家里承包種植的30畝早熟獼猴桃剛剛獲得豐產,目前已經通過田間采摘、網絡和社群銷售進入熱賣之中。
在新洲漲渡湖武漢聚森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一眼望不到邊的獼猴桃產業園區甚是壯觀。公司負責人介紹,園區現有獼猴桃連棟大棚種植面積2300畝,采用先進的連棟大棚Y形架豐產栽培技術,是全國最大連棟大棚獼猴桃種植基地,年總產量575萬斤。
據了解,新洲區是武漢獼猴桃的主產區之一,擁有漲渡湖等獼猴桃種植基地近3000畝,出產綠心、紅心、黃心三種獼猴桃,均在9月開始成熟上市。其中,綠心、黃心獼猴桃畝產約3000公斤,紅心獼猴桃畝產2000公斤左右。
重要獼猴桃生產基地,武漢將打造全產業鏈
據了解,2014年武漢市獼猴桃種植面積還不足千畝,目前已經發展到3萬畝,主要有金山、經久香、紅陽、建香、金艷、黃金果、翠玉等近12個品種,主要種植區域分布在江夏區和新洲區兩個新城區,其中江夏4500畝,新洲3600畝。目前,全市80%的獼猴桃果園已進入成熟上市期,獼猴桃已然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黃金果”。
武漢農學會果蔬專家介紹,武漢地處長江中下游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宜獼猴桃生長。同時,實施規模化、產業化種植的企業也高度注重獼猴桃產品質量和產品安全。有企業通過增施有機肥,既確保了產品的安全健康,也保證了獼猴桃的口感和甜度;另一方面,生產企業全面采用綠色防控技術,以物理、生物防治為主,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杜絕禁限用農藥使用,有效保障了獼猴桃的質量安全。
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果樹專家表示,近年來,隨著鄉村振興快速推進,武漢將獼猴桃定義為都市特色果樹,是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果品,將按照高端特色果品生產,逐步形成休閑、觀光、采摘、文化及加工于一體的現代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