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忠
通訊員 阮彬
“檢察機關的護企舉措做到了我們的心坎上,希望今后在安全生產、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法律服務。”前不久,湖北省仙桃市檢察院檢察長龍珊珊一行走訪仙桃市頭等艙家具有限公司,企業總經理陳鐸對檢察護企舉措給予高度評價。
今年以來,仙桃市檢察院針對知識產權保護、“仙桃黃鱔”地理標志產權保護等,為企業提供訂單式法律服務110余次。
9月8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湖北省檢察院獲悉,今年初,湖北省檢察機關圍繞“檢察護企”專項行動部署,立足民事檢察職能,扎實開展涉市場主體民事訴訟專項監督行動,半年來辦理涉企民事檢察監督案件1248起,為各類市場主體挽回經濟損失8669.7萬元。
收到法院關于追加陳某為被執行人的裁定書,湖北某化纖公司負責人李某松了一口氣——37萬元貨款終于要回來了。
在這起合同糾紛案中,作為被執行人的某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導致李某的公司收不到執行款而陷入資金僵局。經黃岡市英山縣檢察院監督,法院追加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法定代表人陳某為被執行人,最大限度保障了勝訴企業的合法權益。
將低價的普通白酒換個包裝,搖身變成價格高昂的酒,再發往各地銷售……近年來,孝感市孝南區檢察院知識產權檢察辦案團隊在辦理的多起假冒注冊商標案中發現,案件中的多名犯罪嫌疑人在轄區某產業園內租用倉庫作為制作、儲存假冒注冊商標的窩點,實施違法犯罪活動。為全面推進綜合履職,辦案團隊前往某涉案產業園區,宣告送達2份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書,助力產業園區堵塞“假酒”漏洞。
“當下一些借貸平臺的違法經營行為擾亂了金融秩序,引發了眾多民事糾紛,我們以此為切入點建立了借貸平臺法律監督模型。”今年8月22日,在湖北省民事檢察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應用培訓會上,咸寧市咸安區檢察院檢察官周青介紹道。
據悉,該平臺獲取了湖北全省法院近五年案由為“民間借貸糾紛”“借款合同糾紛”“追償權糾紛”“債權轉讓糾紛”的判決文書,從互聯網采集全國各地企業注冊信息及資質信息,形成包含10萬余條數據的數據庫。運用該平臺,咸寧市檢察機關已收到線索推送1100余條。
“如今,像借貸平臺法律監督模型、違規注銷工商登記類案監督模型、民事財產保全案件執行活動監督模型等可以直接用于破解涉企案件虛假訴訟、執行監督等線索發現難題的模型,我們全省已研發使用了27個,大幅提升了檢察護企質效。”湖北省檢察院民事檢察部主任毛嬋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