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源 龍華 通訊員 羅瑋 周憲 李娟
9月6日至7日,湖北日報官方微信公眾號和《湖北日報》頭版分別報道南航CZ3631航班上機組與醫生旅客攜手救人、飛機加速直飛提前53分鐘落地的感人故事。
報道刊發后在全網引發廣泛關注,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紛紛轉載,點贊機組處置得當、醫生敢于擔當。
9月7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回訪南航機長向堃、乘務長馮媛,醫生旅客戴麗星以及獲救旅客櫻子(化名),深度還原事件細節。
當值乘務長
4個月前剛參加應急演練
機長向堃今年39歲,從事飛行工作17年,2013年升任機長,飛行生涯中一直駕駛波音737-800機型,經驗豐富。
機長是航班安全、高效運行的核心決策人,為提升機長、第一副駕駛、第二副駕駛的崗位勝任力,南航每年都安排飛行員參加機組資源管理課程培訓,通過不斷學習積累應對機上突發事件的經驗。
從業17年間,向堃遇到過兩次機上乘客突發疾病需要緊急處置的情況,每次都按照預案進行標準化處置,保障了旅客的生命健康。
向堃說,9月5日當天得知機艙有旅客需要幫助時,飛機正在沈陽空域。是備降沈陽桃仙國際機場?還是申請加速直飛盡早落地哈爾濱?他進行綜合考量,最終優選了加速直飛方案,并得到管制員的支持。
馮媛今年42歲,從事客艙服務工作19年,2012年升任乘務長。她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南航規定乘務員需定期到廣州總部參加應急實操演練。“我參加了今年5月的演練。”
馮媛說,5月的演練包括應對旅客突發疾病的情況,對9月5日當天的積極應對頗有幫助。作為資深客艙服務人員,整套機上應急處置流程已經深深“刻”在心里,“工具箱里的工具足夠多,針對不同類型的突發事件,我們都能在第一時間拿出有力的應對方案。”
救人醫生
遇到醫療突發事件心中有底
“肯定是第一時間上去救治,這是醫生的本能。”主動亮明身份施救的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湖北省中山醫院)全科醫學科主任戴麗星說,機上救人是件很普通的事。
9月5日,戴麗星乘坐CZ3631航班從武漢前往哈爾濱出差。飛機起飛約一個小時后,戴麗星突然聽到坐在自己斜后方的旅客與乘務員對話。“她說自己胸痛、喘不上氣,需要醫療幫助。隨后機上廣播緊急播報,尋找同機醫務人員。”
“我是醫生,我來看一下。”戴麗星迅速起身來到發病旅客身邊。評估脈搏、呼吸、意識等情況后,戴麗星又詳細詢問她是否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疾病。考慮到該旅客曾有心肌炎病史,當下并不排除可能存在新發的心血管疾病,戴麗星立刻建議機組工作人員將發病旅客轉移至寬敞區域休息。
吸氧后,發病旅客癥狀逐漸好轉。為確保安全,后續飛行過程中,戴麗星不時到尾艙查看發病旅客的情況,通過聊天幫助她放松心情。“此后,她的情況一直很平穩。”
飛機落地前,戴麗星再三叮囑發病旅客,一定要到醫院進行全面檢查。
這不是戴麗星第一次在旅行途中出手救人。“上一次是幾年前,在高鐵上。當時我坐在那名乘客附近,好在乘客沒有大礙,因此沒有驚動工作人員。我也從來沒有提及此事。”戴麗星說,醫院平時很注重對應急救護知識的培訓,遇到突發事件時自己心中有底。
當事旅客
感謝身邊好人伸出援手
9月7日,記者輾轉聯系上獲救旅客櫻子,她還在哈爾濱。
櫻子是哈爾濱人,定居武漢多年。9月5日,她和朋友搭乘CZ3631航班回哈爾濱探親。
櫻子說,在機上用完早餐后,自己突發呼吸困難和胸口絞痛,一度喪失語言功能,伴隨意識模糊。
聯想到去年曾檢查出患有心肌炎,櫻子擔心自己無法得到有效救治,情緒很不穩定。
“乘務長一直在安撫我,兩位醫生寸步不離、為我診治,安全員盡力保護我的隱私……沒有他們的話,可能會出很大問題。”櫻子說,看到身邊的好心人都在幫忙,自己非常感動。
下機后,櫻子在馮媛和朋友的攙扶下最后登上擺渡車。“一車人都在等我,我向大家表達了歉意,所有人都說‘沒事沒事,人沒事就好’。”
乘坐地勤人員備好的輪椅離開航站樓后,櫻子被家屬送往醫院接受檢查治療。回到家中不多久,馮媛的電話就打了過來。
“那一刻特別暖心,我給機組帶來了這么多麻煩,她還這么惦記我。”櫻子說,不期而遇的善意和溫暖,讓她這趟探親之旅充滿陽光。
櫻子說,自己每年至少要在武漢和哈爾濱之間往返5個來回,“希望今后都能坐到向機長和馮乘務長的CZ3631航班,這是一趟正能量航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