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謝小琴)9月7日,武漢理工大學迎來2024級本科新生。新生報到情況如何?如何通過數據的感知、分析和干預進行調度,實現迎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在武漢理工大學智能運行中心(IOC),2024年迎新工作駕駛艙的電子顯示屏上,校園新生報到、人車流動、數字孿生地圖、食堂就餐、迎新接站、網上報修等情況和數據實時更新、顯示,學校領導和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大屏顯示數據情況實現迎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連線調度。
“今年我們共有本科新生9257人,目前已有98.3%的學生完成線上報到,已到校報到7684人,所有新生都參與了必修課程學習,87%的同學選修了課程。以下是分社區、學院、時段報到情況……”上午11時15分,IOC現場值班人員朱凡介紹。
當天上午,武漢理工大學黨委書記信思金、校長楊宗凱通過駕駛艙查看學校各校門、宿舍實時報到,校內重要點位實景展示,校園交通等情況。
“當5分鐘內車流量小于5時,則判斷該路段出現擁堵,道路顯示紅色或深紅色,工作人員將按照預案開展道路交通疏導”。學校通過往年迎新數據分析,提前做好校門交通秩序維護預案和校內停車位規劃,通過各個時間段學生報到、校門車流人流趨勢分析,對交通進行預測,并首次將無人機、移動單兵接入,建立固定與移動、地面與空中協同聯動的全方位、全空間、全時段的交通指揮調度體系,初步實現校園交通態勢“實時感知”,為實時調度、快速響應提供強有力保障。大屏上的交通熱力圖,通過對車流的密度感知,實時掌握各道路交通狀況,可查看實時畫面,實現高效快捷的指揮調度。
“我們早上5點半接到了到站的第一個新生,5點40分發出了第一班車,48名志愿者分6個組進行志愿服務工作。”校長楊宗凱連線武昌火車站志愿者陳蘇文,了解火車站新生及家長到漢情況。為保障迎新工作順利進行,學校安排了4400余名志愿者在火車站和校內進行志愿引導服務。12時26分,大屏顯示武昌站當前在站車輛為8輛,累計發車28輛,累計發車人數915人。
記者從電子顯示屏看到,駕駛艙分人車實時數據、校園數字孿生地圖和資源保障三大板塊,細分為報到數據、校門人流量、校門車流量、食堂就餐、迎新接站、異常報送、網上報修等部分。數字孿生地圖接入了學校各校門、交通干道、食堂、重要點位等攝像頭,可查看校門、宿舍實時報到情況,食堂用餐統計與實景展示,校內重要點位實景展示,交通熱力圖,異常報送等6類功能應用,實現一屏通覽、一鍵通達、一跟到底。
在今年的迎新工作中,武漢理工大學踐行黨建引領、數據驅動、協同共享、提質增效的方針,在迎新工作駕駛艙集成學校迎新報到、財務繳費、理工智課、交通運輸等系統,通過系統集成、互聯互通,數據和業務過程的實時交互、協同聯動、實現實時調度、快速響應,以數字賦能管理服務精準化、扁平化,提升師生的獲得感、幸福感、體驗感和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