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張倩倩、周雨佳、通訊員孫夢嘉)9月5日下午,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簡稱華中師大一附中)“科學家精神進校園”活動上,該校優秀校友、中國火箭專家龍樂豪院士為學生講授“開學第一課”,并為該校卓越書院揭牌。同一天,華師一卓越航天科技研究院宣布成立。
華中師大一附中是我國第九所航天科技聯盟基地校。今年4月24日,第九個中國航天日之際,該校被授予“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工程八一09星工程校”,以此為契機,該校成立卓越航天科技研究院。
據悉,“中國青少年科普衛星工程”是重要的航天科普工程實踐平臺,此前已經啟動實施了8顆衛星的研制。華中師大一附中將在工程總體單位協調下,探討衛星總體方案設計、載荷方案征集以及衛星工程實踐活動,讓更多中學生通過科普衛星研制工作,深度了解中國航天系統工程知識,為培養航天后備人才作出貢獻。
今年夏天,在清華大學求真書院的指導下,華師一附中開辦卓越書院,探索拔尖創新人才的早期培養。現場,龍樂豪院士和該校校長徐惠共同為卓越書院揭牌。
講座環節,龍樂豪院士結合自身經歷,分享了名為《我和共和國的火箭事業》的生動報告。講座以“我和我國的火箭事業”為主題,詳細講述了我國運載火箭發展歷程中的諸多挑戰與突破。龍院士分享了他在研制長征系列火箭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及其解決之道。
他提到,面對1996年長征三號火箭發射失敗的挫折,團隊成員們沒有放棄,而是迎難而上,經過長達551天的艱苦排查,最終發現了導致失敗的關鍵原因,并成功改進,使長征三號火箭成了享有盛譽的“金牌火箭”。“火箭事業需要有責任和信心,失敗實際上是差一點的成功,這是火箭技術高風險的本質。”
龍樂豪不僅講述了科學知識,更傳遞了勇于探索、不畏困難的精神。他勉勵學生們積極創新,勤奮學習,強健體魄,“樹立建設強大祖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理想,做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棟梁。”
院士深入淺出的講述,贏得了在場師生陣陣掌聲,學生們對航天領域興致愈發濃厚。“我深刻體會到,一名優秀的航天人員、一位杰出的卓越的科學家的信念、責任、擔當,更能感受到榮耀和使命,對我未來的學習生活充滿期待。”該校卓越書院的初一新生蘇藝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