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旅游市場熱度持續走高,入境游、縣域游、研學游等亮點紛呈。各地文旅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增多,行業在提質升級中進一步滿足消費需求,消費者也在暢享旅途中品味文化魅力。
這個暑假,文旅市場亮點頻現。全國各地多措并舉增加優質供給,不斷滿足游客大眾化、多樣化、個性化的旅游需求,在帶動市場熱度持續攀升的同時,催生出更多增長新亮點。沉浸式體驗、親子研學、避暑消夏、博物館游等持續升溫,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等成為越來越多游客的選擇。暑期以來,全國各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場景不斷推陳出新,以特色“文旅大餐”拉動消費熱潮,助力夏日經濟持續繁榮,讓外出旅游“熱”了起來、假日市場“燃”了起來、文旅消費“火”了起來。
暑期旅游人潮涌動,親子游、研學游、房車游、包車游等成為熱門旅游項目,親子客群、房車自駕、研學游等暑期整體訂單大幅增長;“夏日夜游”“清涼小城”成為暑期出行新趨勢,“小而美”的鄉村和縣域旅游,讓越來越多的縣鄉和游客實現“雙向奔赴”;入境游人數高速增長,在一系列利好政策以及相關設施完善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外國游客選擇“China Travel”,高呼“好City的中國”……今年暑期是2019年以來旅游市場熱度最高的暑期,各地出游熱情高漲,文旅市場持續高位運行,無論是出游人數還是旅游消費,都達到近年來最高水平,折射出我國假日經濟的強大生機活力。
隨著旅游與更多行業深入融合發展,“旅游+”“+旅游”打造的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豐富,為人們出游帶來更多新選擇。數據顯示,“體育+旅游”成為暑期出游一大亮點,中國游客在奧運會期間赴巴黎的訂單量同比增長129%;“展演+旅游”熱度強勁,暑期展演類旅游產品環比前兩月增長70%;“博物館+旅游”人氣高漲,國內博物館的參觀人次同比去年呈現兩位數增長……面對群眾愈加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的服務消費需求,賽事、展演等多種場景提升了出游體驗,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在和文旅產生千絲萬縷的關聯,持續助力消費場景不斷擴大。
今年暑期,全國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活動、新型消費場景及惠民措施,各地紛紛端上特色“文旅大餐”,不斷創新旅游供給,為中國經濟“景”上添花。無論是舉辦文旅消費活動,推出發放消費券、消費滿減、折扣套餐等惠民措施,還是針對初、高中畢業生和大學生推出景區免票等優惠政策,亦或是各地景區煥新出發,推出新玩法新體驗“燃動”消費……當前,我國文旅等服務消費需求保持活躍,市場銷售不斷擴容提質,相信隨著促消費政策的落實落細和消費場景的創新拓展,我國經濟發展活力必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那么,如何進一步促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豐富文化產品供給?如何讓“詩”和“遠方”相得益彰,“俘獲”更多游客的心?一方面,要完善政策環境,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政策體系,統籌文化事業、文化產業、旅游業協同發展,推動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融合,發揮好文旅消費促增長、惠民生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內涵品質,以旅游促進文化的傳播消費,進一步推進“文旅+百業”“百業+文旅”,持續優化文旅消費環境,不斷激發旅游市場活力,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旅消費與人民美好生活息息相關。文旅深度融合發展,使人們更加注重文化內涵和深度體驗,在品味文化、暢享旅途中獲得情感共鳴。我們堅信,隨著更多創新舉措的實施和文旅融合的深化,文旅市場必將持續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為中國經濟行穩致遠注入更多新的動能。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王冰(武漢新洲)
責編:詹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