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輛排放超標的舊國標汽車報廢,享受更新補貼購置純電動汽車,享受智能化駕駛體驗的同時,還可以擺脫傳統燃油的束縛;將用了十幾年的三級能效空調,升級為一級能效的環保新星,既能降低電費開支,還能提供物聯網智能服務……近期,中央層面拉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的“升級版”政策相繼出臺,無疑為消費市場注入了一股強勁的動力。
消費一頭連著宏觀經濟,一頭連著千家萬戶,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發展,我國消費市場從“增量時代”進入到“增量和存量并重時代”。以機動車為例,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機動車保有量達4.4億輛,2024年上半年銷售汽車1404.7萬輛,可見汽車市場綜合體量大、升級潛力巨大。從中央到地方,協同發力推動新一輪的以舊換新,正是順應了品質化消費的趨勢,引導了消費者下決心“斷舍離”,主動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舊產品,選擇更加智能、綠色、低碳的新產品,激活消費的“一池春水”,進一步釋放內需潛力,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
撬動消費市場,政府必須發揮引導作用,加速釋放政策紅利。從數據上看,1至7月,全國汽車銷售額同比增長2.3%,而7月電視、洗衣機、冰箱等主流家電產品的以舊換新銷售額增長92.9%、82.8%和65.9%。這充分說明了在補貼政策的刺激下,消費者的熱情被激發,各類市場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景象,效果立竿見影。據報道,目前各地已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出臺消費品以舊換新落地細則。譬如,湖北省為加快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印發《湖北省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研究制定《湖北省2024年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分配使用管理工作方案》,政策“答疑”“加碼”“升級”,鼓勵“換能”“換智”“換新”,在本輪行動的支持資金超過了66億元,資金規模較1-7月增加了5倍多。這般央地共擔,加大支持,才能讓百姓在消費過程中獲得更多實惠,促進以舊換新的有序進行。
推動以舊換新,企業必須發揮主角“光環”,在“新”字上下功夫,在“舊”字上做文章。 “新”不是簡單的同類產品置換,把大量落后產能、低端產品重新賣給消費者,而是要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供給水平,不斷創造更多新需求,為相關產業鏈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技術革新和產品升級,推動整個行業向高效、智能、綠色方向發展。同時,“舊”也不是簡單的回收報廢,據報道,我國廢舊家電通過正常渠道回收、實現環保拆解和再回收的比例僅占20%左右,很多正規拆解企業在生產中都存在著“吃不飽”的情況。對此,湖北省提出“全力實施搶先發展行動”,就是為了打破這一壁壘,讓更多企業參與進來。企業一方面要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應用,形成完整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另一方面要打通商業模式中的堵點,利用信息技術串聯回收體系的各個環節,整合供應鏈資源實現協同發展等。
當然,要與市場需求“共舞”,與高質量“共生”,現階段仍面臨一些挑戰。如,應進一步加強政策宣傳和教育引導工作,利用新媒體及電商平臺,增強消費者的環保意識和參與度,推動政策紅利直達消費者;進一步加強廢舊家電回收體系的建設和管理,確?;厥者^程的規范化和科學化,防止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用好再貸款政策工具,進一步探索設備融資租賃合作等新模式……只有打通以舊換新“堵點”,才能更好暢通以舊換新循環。
以舊換新,是煥新生活,更是煥新未來。一新一舊之間,蘊含著消費市場的強勁動力。廣大消費者積極參與以舊換新,共同為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的生活方式貢獻力量。展望未來,期待多方攜手并進,在綠色消費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共同開創跨越式發展的新篇章。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楊麗(湖北宜昌)
責編:丁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