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凡(左)在采購食材回來的路上向居民問好 通訊員供圖
何凡在窗口打飯
何凡在食堂后廚切菜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王佳文 通訊員 詹鷗 戴詩蒙 實習生 鄔陽暄
位于武漢市硚口區的榮東社區,七成以上居民是老年人。幾年前,這個小區進行了一次大改造,專門為老人們搭建了新食堂。因為貼心的服務、好吃的飯菜、融洽的鄰里關系,小區的老人們給這個食堂取名:幸福食堂。
這家食堂的主理人名叫何凡,2020年開始在六角亭街道作為社工從事養老服務工作,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老年人,他開始管理起榮東和游藝兩個社區的幸福食堂。作為兩個社區食堂的大管家,買菜、做菜、打飯,他出工出力。為了讓更多老人吃上放心飯,他不怕虧本,堅持“7元3個菜”、米飯管飽的低價,還上門為困難群體免費送上愛心餐。他風雨無阻、日復一日地用公益之心服務社區群眾。不少老人評價他說:“苕得讓人喜歡。”
以敬老之心開設幸福食堂
8月31日中午,榮東社區的幸福食堂,在后廚忙碌了一上午的何凡笑盈盈地站在窗口里,一邊打飯,一邊向前來用餐的老人們問好。老人們笑著回應,拉起了家常,幸福的氣氛彌漫在這個小小的幸福食堂里。
何凡來自浙江東陽,說話帶著輕微的江浙口音,但他已是一名定居武漢20多年的“新武漢人”,原本一直從事互聯網相關行業。近幾年,對社會“大數據”進行分析后,他敏銳地看到許多地方社區養老的困難。出于幫助更多老年人安享晚年的初心,他轉而進入養老服務行業。2020年,說干就干的何凡帶著幾位合伙人,于當年9月1日接手了第一家幸福食堂,即六角亭街道游藝社區的幸福食堂。
“我是一個喜歡與老人相處的人,大部分老年人都是可親可愛的,跟他們相處我很舒心。”何凡說,“現在社會老齡化加快,養老產業的市場正不斷擴大,而這個市場里老年人最迫切的需求之一,就是方便地吃上放心飯,社區食堂是最好的切入口。”
接手游藝社區食堂之初,何凡的團隊人手不足,除了一名炒菜的廚師,何凡和幾名合伙人都要兼職幫廚。為了在上午11點之前完成近百份盒飯的制作,平均每個人要洗菜、切菜三十多斤,還要做清洗餐具及消毒等工作。何凡表示,雖然工作量不是很多,但對于幾個很少下廚的大老爺們,他們要忙活三四個小時才能勉強完成任務,每個人每天都是腰酸背痛。
團隊早期的努力沒有白費,何凡堅持為社區的老人們提供7元3個菜兩葷一素的用餐服務,每份飯質優價廉分量大,且除春節以外全年無休,很快獲得了社區群眾的認可,游藝社區幸福食堂的名聲漸漸大了起來。
2022年元宵節前后,六角亭街道榮東社區的社區食堂改造完成,即將開張運營。在六角亭街道和硚口區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該食堂的場地及設施被免費給予何凡用來開設新的幸福食堂。雖然團隊規模不斷擴大,但何凡初心不變,繼續提供7元3個菜,并保證每天六種菜品,三天之內菜品不重復,讓更多老人吃上便宜的放心飯。到現在,何凡已是六角亭、古田、榮華、長豐等街道共5家幸福食堂及6家社區老年人服務中心的主理人,所有食堂的價格和品質始終未變。
他是熱心公益的“苕”老板
“每年重陽節,六角亭街道內的兩個幸福食堂就會針對孤寡老人、80歲以上高齡老人、空巢老人和殘疾人送出愛心餐。”何凡說,“這些飯由社區工作者、食堂工作人員、熱心助老服務隊及熱心群眾分層分批地為街道內的老人們送出。”
同時,在六角亭街道,每個月的6日是敬老日。每到這一天,何凡和幸福食堂團隊都會主動了解特殊困難老人的生活情況,為老人提供日常家務服務,并在敬老日發放幸福食堂用餐優惠券。他們還會聯系志愿服務者在敬老日為老人提供理發、洗腳、磨刀等志愿服務,方便老人們的生活。
何凡主理的社區養老服務中心也與幸福食堂緊密結合,為社區老年人提供助行、助潔、助餐、助療等服務,依照不同服務場景提供多種類型的助老服務。老年人服務中心還與醫療機構建立合作,擁有了醫養結合運營牌照,為社區內老人提供日常醫療服務,還制訂了完備的及時送醫程序,幫助解決社區老人的突發事件。
“可以說,何凡提供的這些公益服務覆蓋了社區老年人的‘醫食住行’需求。”榮東社區書記潘麗娟說,“何凡服務搞得好,對老人也和氣,他走在社區里就是老人們最喜歡的那個‘苕伢’。”
榮東社區的陶爹爹經常低價吃到幸福食堂的飯,年老的他覺得自己無以為報,表示要把自己收藏了半生的書籍都捐給幸福食堂,建設社區食堂的讀書角。80多歲的周婆婆因老伴離世搬離游藝社區,對幸福食堂一直念念不忘,不時與何凡聯系問候。
“老人們平時還會給我們團隊買西瓜吃,其實只要真心對老人好,他們都能感受到,老人們暖心的反饋也讓我們團隊有把這個公益事業做下去的決心。”何凡說,“有人說我這么做很‘苕’,但我覺得我自己做的還不夠。”
物美價廉吸引年輕人光顧
六角亭街道相關負責人告訴極目新聞記者,何凡為幸福食堂的運營制訂了統一標準:每日6種菜品,同種類菜品統一定價。每份7元兩葷一素的飯菜,食材成本就要4元-4.5元,人工成本還要另算,“每份飯不虧錢就已經很不錯了”。
這樣物美價廉的幸福食堂吸引了很多在榮東社區周邊寫字樓和商圈上班的年輕人的注意,每天午餐來用餐的年輕人占到了30%。根據這一情況,何凡開始靈活經營。除了保持7元3個菜的服務不變外,還拓展了小碗菜、送餐、訂餐等服務。小碗菜每天不重樣,有香辣基圍蝦、粉蒸肉、黃燜圓子、糖醋排骨、辣子雞丁等,價格最低的25元,最高的45元,主要吸引對菜品口味有要求的年輕人消費。“我們的小碗菜分量很足,比如一碗粉蒸肉至少夠吃兩頓。”何凡說。
多樣的經營方式不僅讓就餐者有了更多的用餐選擇,多出的利潤也可以補貼7元3菜套餐的花銷,達到收支平衡、良性循環,讓幸福食堂的持續經營多一份保障。
何凡說:“現在幸福食堂的運營還是離不開硚口區民政局的補貼和六角亭街道的幫扶。未來,我們將繼續創新經營模式,開拓附近辦公區的‘白領市場’,并開發養生、中藥膳食服務,借鑒江浙地區智慧食堂的管理模式,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食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