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林晶、通訊員謝幕武)9月5日獲悉,省地質局第四地質大隊(以下簡稱“地質四大隊”)在咸寧市嘉魚縣石泉村2203米的地下打下的第二口地熱井順利通過驗收,該井出水水溫高達68.8℃,日涌水量達810立方米,預計一天可供應2000多人泡溫泉。
經過前期地質調查,地質四大隊確定石泉區域地熱資源可觀,歷時4個月選擇最優鉆井孔位,設計了三口井,總工作量6600米。據介紹,該口地熱井施工歷時58天。經水質分析結果顯示,水中含有豐富的有益微量元素,其中氟、偏硅酸、鋰含量尤為突出,具有殺菌消毒、改善造血功能、安神解乏、治療皮膚病、調節神經系統、提高免疫力等作用,被譽為溫泉中的“藍寶石”,為優質地熱礦泉水,開發利用潛力巨大。
“這是我們在該地熱田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地質四大隊環境中心負責人介紹,這是繼今年4月在該項目探獲65.3℃地熱井后,再次刷新了咸寧中深層地熱井水溫紀錄。從目前1號井和2號井的井深、出水溫度、涌水量、水質分析來看,比其他同樣井深的地熱田的出水溫度高出十幾攝氏度。此外,該地熱田含有的礦物元素更加豐富,其中,偏硅酸、鍶、氟含量不僅達到了醫療價值,還達到了命名礦泉水濃度。“該地熱井的成功實施,是咸寧地熱資源勘查的新突破,對探索深部中高溫地熱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具有重大意義,將持續為咸寧市建設武漢自然生態公園城市和打造大健康示范區賦能。”
一般而言,深度越大,地熱溫度越高。現階段,我省地熱勘查逐漸向1000米以上的中深部進軍。2020年,地質四大隊在咸寧梓山湖打出了全省最深的3609.94米地熱井,實現了咸寧北部空間地熱資源“零的突破”。首次在4A景區九宮山打出水溫度達50.5℃、水量達1230立方米/天的地熱井。目前,我省中深層地熱資源出水最高溫度是在英山西湯河村地下3002米深的地方打出的,出水溫度達71.2℃,日最大開采量可達1300立方米,極具開發價值。
據介紹,地質四大隊已開展地熱鉆探超過3萬米,部分地熱資源已投入開發利用。“泉都”咸寧正吸引了景區酒店、療養院、水產養殖等投資入駐和一批批游客,地熱資源的開發利用已成為咸寧打造特色增長極的一抹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