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馬文俊、通訊員王君)9月4日,由武漢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業發展局)指導、武漢市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舉辦的產融對接系列之人工智能專場活動走進南太子湖創新谷。有關部門負責人、企業家代表、金融機構代表、企業服務專員及媒體機構代表匯聚一堂,共探人工智能產業金融服務新路徑。此次活動促成18家企業與金融機構深度合作,達成授信意向4.8億元。
武漢是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近年來,武漢超前布局基礎設施,深入推進融合應用,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510億元,近三年增長率超過30%。前不久剛設立的武漢基金和江城基金,將聚焦五大優勢產業和十三個領域未來產業,重點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創新發展、重大項目招商。此外,該市還成立30億元的數字經濟產業基金,重點投向人工智能領域。
活動現場,郵儲銀行武漢分行與武漢邁異,交通銀行湖北分行與中信數智,湖北銀行武漢科技支行與奮進智能進行科創貸簽約;中信銀行與華礪智行,興業銀行武漢分行與飛恩微電子,招商銀行武漢分行與新吳能源進行投貸聯動簽約;中國銀行湖北分行江岸支行與電鷹科技,工商銀行武漢分行與訊飛武漢,漢口銀行武漢經開區支行與中電智開進行數轉貸簽約。三輪簽約將活動推向高潮,9家企業與金融機構建立深度合作,將獲得相應貸款支持。
武漢市融擔公司與南太子湖創新谷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充分利用金融資源,創新金融產品、優化服務模式,為企業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資服務,幫助企業解決資金難題。
今年7月,武漢獲批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該市正以此為契機,統籌金融資源持續探索“科技產業金融一體化”,通過常態化開展投融資路演,發展中小企業創投、產業基金、龍頭企業CVC等風險投資,助力“科創幼苗”長成“參天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