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深則魚悅,城強則賈興。信息經濟學理論中有一著名理論叫“信息不對稱”理論,由于地方政府、投資者之間掌握的信息不對稱,互不了解,使得雙方難以達成合作意向。因此,打破兩者之間“信息不對稱”壁壘,可以切實降低招商困難度,提高合作成功率。如何打破?要統籌做好優勢信息提煉、投資信息獲取和招商信息推送工作,三措并舉打贏招商引資信息戰,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增添新動力。
解析戰場,立足自身提煉優勢信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要站在全市“一盤棋”的角度做好“知己”工作,這是打好招商引資信息戰的首要任務。縣域城市,自身資源有限,對資源的分析深度更有限,但比較優勢理論又指出優勢是相對的,因此縣域城市要深刻提煉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區域特色和相對優勢。一方面要全方位、多角度地摸清本區域“硬實力”,包括縣域內的優勢產業、龍頭企業的整體產業鏈情況,地理交通、配套設施、勞動力規模等情況,并做好SWOT歸納分析。另一方面要從營商環境“軟實力”著手,深入分析法律政策、銀行資金等的配套及運作,以及城市文化、人的意識觀念等情況,取長補短、揚長避短。比如,蟬聯全國百強縣第一的昆山,作為全國首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GDP突破5000億元的縣級市,它就發揮出緊鄰上海這個最大的地理優勢。
尋求戰機,先人一步獲取投資信息。第一時間掌握市場主體的投資信息,做好“知彼”工作,才能取得先機,更大概率獲得有效投資。而投資信息的產生對象是人,信息的傳播節點也是人,因此先人一步獲取投資信息,關鍵是抓住人這一核心要素。對于一般縣域城市來說,人脈是最大的資源,要因地制宜、推陳出新地用好鄉賢招商、以商招商的招引模式。加強鄉賢聯系,充分發揮在外鄉賢合作伙伴多、投資信息多的優勢,用好大數據技術,搭建信息平臺,通過他們既可以宣傳介紹家鄉的發展優勢,又可以篩選有效投資信息。同時,積極對接縣域內商企,設置激勵政策,鼓勵企業家之間牽線搭橋,提供合作伙伴的投資信息。比如,仙桃市長埫口鎮格林美公司提供業務合作伙伴投資意愿,成功引進武漢百富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妥善有效地解決了環保和發展的兩難問題。
奏響戰歌,精準精確推送招商信息。辯證看待信息不對稱問題,除了獲取市場主體的投資信息外,縣域城市還需精準精確做好招商信息推送工作,這是一個雙向奔赴的過程。一方面,從概率論的角度出發,要堅持“走出去”,積極地“走”到市場主體富集的地方去成功概率就更大。比如:成立招商小分隊駐外(北上廣深)招商,先通過點對點、后點到面的深化交流,更加精準推送招商信息給有投資意愿的市場主體。另一方面,要堅持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縣域城市招商隊伍普遍專業能力和招商經驗有限,無法精確將本地優勢信息傳遞給投資商、獲取的投資意愿也極其有限,因此要用好專業人才、打造專業隊伍,同時還可與專業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才能更好打通招商引資“最后一公里”。
招商是產業的支撐、投資的保障,也是發展的后勁。縣域城市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最終落腳點都是要靠一個個高質量項目來支撐。商場如“戰場”、招商如“打戰”,用好信息論,打贏招商引資信息戰,引進更大更多更強的市場主體,才能更好增添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力。(通訊員:袁鵬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