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斌
閱讀提要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全面系統深入學習領會全會作出的部署,準確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重大原則、目標要求,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落實全會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需要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持續完善體制機制,推動黨的建設制度體系更加完善。
全會對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全面系統部署,但有的是方向性的、原則性的,需要我們緊密結合實際,找準突破口、切入點,探索科學有效的路徑、方法,推動改革任務落實。
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既是三中全會部署的重要改革任務,又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證。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過程中,應當把準方向,找準路徑,狠抓落實,解決體制機制方面的問題,持續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努力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
把牢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正確方向
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全面系統深入學習領會全會作出的部署,準確把握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重大原則、目標要求,確保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牢牢把握改革的指導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在改革發展實踐經驗基礎上提煉升華的科學理論,是指導我們做好各項改革工作的行動指南。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全面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始終把牢改革的正確方向。
牢牢把握改革的重大原則。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貫徹的“六個堅持”重大原則,是對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寶貴經驗的深刻總結和科學運用。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自覺落實“六個堅持”重大原則,牢牢把握“六個堅持”蘊含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推動改革行穩致遠。
牢牢把握改革的任務要求?!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制定了300多項改革舉措,提出要建立健全的制度上百項,在第15部分單獨開列1條部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彰顯了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決定》要求2029年完成所有改革任務,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我們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務書、時間表、路線圖。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必須把準改革的政治方向、總體目標、具體路徑、工作任務,有的放矢、精準發力抓好改革落實。
找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突破口和落腳點
全會對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作出全面系統部署,但有的是方向性的、原則性的,需要我們緊密結合實際,找準突破口、切入點,探索科學有效的路徑、方法,推動改革任務落實。
在深化理論學習中強化改革規律性認識。注重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建設的重要思想和關于黨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中,把握推進黨的制度建設改革的內在規律,明確改革的方向,找準改革的路徑,把握改革的方法。同時,要通過推動改革不斷豐富發展黨的創新理論,用最新理論成果指導新的改革實踐。
在總結實踐經驗中形成改革制度性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力度推進黨的建設制度改革,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系統性創造性實效性不斷提高,積累了寶貴經驗,比如堅持以黨的創新理論為指導;堅持以黨章為根本依據;堅持既聚焦管黨治黨的現實需要,又充分考慮黨的建設的長遠要求;堅持把黨的制度建設與國家法治建設緊密結合起來,等等。要把這些實踐經驗總結上升為規律性制度性安排,在規律制度的指導下,推動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踐持續深化。
在洞察大局大勢中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當前,我們正處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關鍵時期,目標任務已經確定,關鍵要用改革的辦法,完善黨的自我革命制度規范體系,有效應對黨長期面臨的“四大考驗”“四種危險”,解決“六個如何始終”的大黨獨有難題,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在履行部門職能職責中落實改革具體任務?!稕Q定》對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各級部門特別是黨務部門應立足職能、主動擔當,在全局中定準位站好位,探索完善科學制度機制,抓好改革任務落實。
提升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實效
改革的目的是解決體制機制不相適應的問題,推動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落實全會部署的各項改革任務,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需要以釘釘子精神抓落實,持續完善體制機制,推動黨的建設制度體系更加完善。結合當前黨的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應當突出“四個重在”。
理論武裝重在健全凝心鑄魂的長效機制。通過構建大理論武裝工作格局,健全理論武裝組織領導機制、全員教育培訓機制、成果轉化機制,著力解決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引導黨員干部堅持不懈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更好地把理論學習轉化為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政治自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堅定信念、勇于擔當作為的實際行動、推進改革發展的實際成效。
組織建設重在增強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突出思想政治引領,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黨組織的政治領導力;構建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的組織體系,用好“共同締造”理念,健全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著力解決部分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弱化、組織軟弱渙散現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有待加強等問題,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干部隊伍建設重在激勵擔當作為。著眼于調動全黨抓改革、促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鮮明樹立干事創業的用人導向,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細化容錯糾錯機制,完善關心關愛舉措,著力解決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擔當精神、實干精神不足、改革創新勇氣弱化等問題,提振擔當的勇氣、振奮擔當的精神。
紀律建設重在完善監督體系。著眼于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工作機制,嚴格執行權責法定原則,依法配置權力和職能,形成科學規范的權力清單;堅持以黨內監督為主導,推動各類監督有機統一、相互協調,織密精準發力、標本兼治的監督網絡,不斷健全黨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著力解決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不夠完善,特權思想和特權現象等問題,不斷將監督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作者系湖北省委黨校[省行政學院]常務副校[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