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巍
成立早,是全國第三家設在縣級市的國家級高新區;
區位優,地處武漢都市圈,深度對接武漢產業轉移;
產業興,建立鏈式發展體系,企業融入小米生態鏈;
后勁足,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園區創“高”煥“新”……
這是仙桃高新區。今年上半年,該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0.5億元,同比增長3.79%。
8月16日,仙桃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艷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分享仙桃高新區建設成效、舉措,暢談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思考與路徑。
8月16日,仙桃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艷(右)做客湖北日報5G演播室。(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差異化發展
誕生兩項全球第一
“仙桃高新區是繼昆山、江陰之后,全國第3家設在縣級市的國家級高新區?!闭勂鹣商腋咝聟^,李艷如數家珍。
她說,2020年以來,仙桃高新區發展駛入快車道,占地面積39.5平方公里的核心區全面啟動建設,錨定“承接武漢產業轉移,打造智能制造小鎮”目標,厘清特色定位,實現差異化發展。
歷經4年多發展,該區的新材料產業園、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集成園等專業園區,從無到有、由小變大、由弱變強,誕生兩項“全球第一”。
湖北新藍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現場圖片。(通訊員 吳晴霄 攝)
其中,新材料產業園是全省第一批合格化工園區、全省第一批安全風險等級D級園區,聚集湖北綠色家園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新藍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鼎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武漢科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行業龍頭企業50余家。在該園區,綠色家園環氧新材料年產能30萬噸,產銷量穩居全球第一位;新藍天有機硅系列產品年產能10萬噸,市場占有率排名全球第一。
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園引進白色智能家電制造和“光芯屏端網”配套企業,已集成模具、注塑、壓鑄、精加工、沖壓、焊接、噴涂、組裝等全流程生產工藝,電吹風、充氣泵、滑板車等終端產品,和烘道、車架、汽車內外飾件等核心零部件,暢銷海內外市場。
在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集成園,“一塊電池”串珠成鏈。圍繞總投資300億元的容百科技項目,海容科技、瑞能電氣新能源動力電池正負極材料和新能源汽車配套企業相繼落戶,全省首個零碳科技產業園加速成形。
融入小米生態鏈
產業基金總規模達74億元
35分鐘,到武漢車谷;60分鐘,到武漢光谷;70分鐘,到天河機場;4.5小時,到北上廣深……提到區位優勢,李艷脫口而出。
最讓她引以為傲的,是該區企業與小米科技融鏈發展。近年來,仙桃高新區借力鄉情,打小米牌,吸引湖北漢米、進成、工匠派、寶宇激光等小米生態鏈企業落戶,拉伸鍛粗產業鏈條。
項目來了有基金。仙桃高新區提出“產業+政府+生態”模式,實行“一個產業、一個規劃、一個機制、一只基金、一個專班”全生命周期服務,設立仙桃新動能產業基金、容創壹號新能源合伙企業基金、容百電池三角基金、小米長江(仙桃)產業基金、湖北高投海容創業產業基金。截至目前,5只基金總規模達74億元。
仙桃高新區,湖北全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焊接生產線上,工人操控焊接機器人趕小米系列產品訂單。(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通訊員 潘登 攝)
量身定制“米九條”,為企業提供優惠政策。李艷表示,將逐一拜訪跟進100家小米生態鏈企業,力爭10家以上企業落戶;爭取小米大家電及其配套組件訂單,通過“訂單+基金”方式,實現鏈式招商,打造智能家電產業集群;放大仙桃小米長江基金吸聚優勢,在智能制造、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撬動更多企業落戶。
“要進一步補強現有要素產業鏈?!崩钇G說,將對接武漢車谷,提前謀劃布局汽車零部件配套產業園;依托華潤電廠謀劃協調布設蒸汽管道,打造循環經濟綠色發展產業鏈,探索建設江漢平原首個集中供暖和全域供蒸汽的產業新區;發揮開放平臺優勢,探索打通綜保區、海關聯合辦公和仙桃港、貨運東站的水鐵公多式聯運格局,吸聚外貿企業、現代物流、跨境電商等企業入駐。
引進周末專家假日教授
“最強大腦”把脈產業發展
厚實的“家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沃土。仙桃高新區如何發力?
“發展新質生產力不能把手里吃飯的家伙先扔了,要堅持謀定后動,先立后破,遵循產業發展規律。”李艷說,要推動非織造布、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實現發展方式向智能化、綠色化、高端化方向邁進;推動電子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集聚成勢,實現工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有機融合,推動技術和產業朝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變革;突破布局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建設未來產業。
湖北漢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巍巍 攝)
“發展新質生產力離不開‘最強大腦’?!彼f,該區將依托主導產業龍頭企業和關聯企業,組建高水平創新聯合體;培育企校聯合創新中心,創建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省級和國家級創新平臺;建立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信息庫,以技術攻關、項目合作等形式招才引智,引進“周末專家”“假日教授”等為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健全“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園區”一體化的科創企業孵化鏈條,帶動孵化一批初創型、中小型科技型企業。
截至目前,該區建成省級技術創新平臺15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省級眾創空間4家、國家級生產力促進中心1家、省級生產力促進中心2家。
今年上半年,仙桃高新區完成高新技術企業申報14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備案250家,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157.8億元,完成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52.6億元。
開發區名片
仙桃高新區創建于1991年,2000年升級為省級開發區,2015年9月,經國務院批準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被國臺辦授予全國首家“海峽兩岸產業合作創新服務示范基地”稱號。
仙桃將仙桃高新區核心區定位為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仙桃篇章的主陣地,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以城鎮和產業“雙集中”發展為抓手、以共同締造為方法,推進建設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引擎。
今年上半年,仙桃高新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300.5億元,同比增長3.79%,實現規模以上企業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23.2%,半年稅收達19.1億元,出口總額33.4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完成2123萬美元。
詳見9月4日湖北日報三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