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離17年的親人(左為李琳)緊緊相擁在一起 通訊員供圖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通訊員 徐雯雯 張樂昕
9月3日下午,50歲的聾啞人李琳(化名)和母親、妹妹團聚在湖北省廣水市的家中,幾人圍坐在一起比比劃劃,其樂融融。就是這樣平淡卻溫馨的日子,李琳一家人盼了17年。
1
17年后母女相見 淚水勝訴千言
8月23日,廣水市公安局十里派出所內,李琳的母親與妹妹眼含熱淚,目不轉睛地望著手機屏幕里,因激動而不斷打著手勢的李琳。縱然相隔1700公里,積蓄在各自心中17年的思念已經傳達彼此心中。“小琳,媽媽等你回家!”李琳年逾七旬的母親哽咽著說。
8月29日下午,廣水市十里街道辦事處,李琳的母親早已在此等候多時,渴望著與走失17年之久的女兒再次相見。隨著車門緩緩打開,身穿白衣黑褲,五官與老人神似的李琳如雛鳥歸巢般撲進年邁母親的懷抱,二人緊緊相擁而泣。
三旬走失,五旬歸來,再次踏上家鄉的土地,李琳已長出與母親相同的白發。
2
外出買藥迷路 流浪至湖南安家
2007年6月,33歲的李琳自廣水市十里街道乘車前往應山街道為家中生病的父親買藥,返程途中因不熟悉道路、不識字且先天無法開口說話,李琳錯乘與家相反方向的班車,就此與家人走失,四處流浪。
在流浪過程中,李琳結識了同為流浪者的湖南籍男子陽某,隨后二人共同流浪生活,并育有3個孩子。2018年,李琳以周某娥的身份落戶于衡陽市衡南縣某鎮陽某的戶口上,享受國家低保補貼。將孩子撫養至稍大后,陽某繼續四處流浪,孩子委托給其哥哥,李琳則在鄰近地區工廠打工維持生活。
2007年李琳走失后,其家人四處尋找無果,報警求助,廣水市公安局十里派出所隨后對李琳父母及近親屬DNA信息進行采集,送隨州市公安局技術室檢驗入庫比對,但未比中。盡管如此,多年來公安機關從未停止尋找李琳。
2024年8月,十里派出所接到隨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推送信息:李琳近親屬DNA比中湖南一周姓女子。民警迅速圍繞李某和該周姓女子身份及家屬信息開展研判,并成立工作小組,啟動調查取證工作。
8月20日,十里派出所教導員劉俊華、老民警朱傳新奔赴湖南衡陽開展尋人和調查工作。8月21日,在衡陽市祁東縣找到了正在某廠務工的李琳。“最開始我們向李琳介紹身份并告訴她前來尋找她的原因,她好像不是特別能理解,我們便將隨身攜帶的案件資料拿出來給她看,雖然她不識字,但上面有她家人的照片,她一看到就激動了起來。”民警朱傳新回憶說,當時李琳就熱淚盈眶。
3
送錦旗致謝民警 老母親激動跪地
8月23日,回到廣水市的民警立即組織李琳的近親屬、村委會和街道辦干部在派出所召開工作情況通報會。此后數天,湘鄂兩地警方也多次溝通,8月28日,李琳的妹妹同村委會干部一起踏上了千里之外的認親之路,接姐姐李琳歸家。
相盼17年,李琳與家人終得以團聚,民警們的默默付出也被一家人記在心里。8月30日上午,李琳與家人攜帶著錦旗來到十里派出所感謝辦案民警們。“謝謝你們幫我找回女兒!”感謝的話一出口,李琳的母親泣不成聲,撲通跪倒在地,民警忙將其扶起并安撫。在快門按下的“咔嚓”聲中,李琳及家屬與十里派出所民警共同拍攝下一張來之不易的合影。
據了解,得益于廣水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室和隨州刑警支隊民警的情報研判以及外地警方的密切配合,自2024年以來,十里派出所已助8名失蹤人員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