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楊錦英
9月1日,35歲的唐尚珺離開廣西防城港老家,來到華南師范大學報到,成為光電科學工程學院的一名新生。這也為他過去16年的復讀生涯劃下句點。進入大學校園后,唐尚珺心中感到很踏實。面對全新的未來,他既有展望,又有擔憂。
唐尚珺到華南師大報到
“到了讀大學的時候”
過去16年,唐尚珺的人生是兩個字的重復,“高考”。這名35歲的廣西漢子,從2009年開始連續16年參加高考。在這期間,他相繼被中國政法大學、廈門大學、廣西大學、重慶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所錄取,但他都放棄了。他的目標只有一個——清華大學,這是他長久的執念。在早些年的復讀當中,他的成績也確實在不斷取得進步,總感覺自己離目標越來越近。這種進步,既是一種激勵,也是一種誘惑,讓人忍不住一次次孤注一擲。
但隨著年齡增長,為了心中的“執念”要付出的現實代價似乎越來越大。2024年7月,唐尚珺以601分的高考分數,被華南師范大學信息工程專業錄取。這個專業并非他的第一志愿,但他最終決定就讀。
上大學的決定并不是一夕之間作出的。事實上,早在去年唐尚珺就已計劃結束復讀,但因四個高考志愿均未錄取,不服從調劑被退檔,又放棄了第二次補錄機會,遺憾落榜。
錯失這一年機會后,唐尚珺認為,已經到了去讀大學的時候了。“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老媽今年已經77歲了,她很擔心我的未來。我不想讓她繼續那么擔心我了。”他說,“另外也是考慮到我年齡比較大了,再繼續復讀下去可能會影響到后面的成家和就業,各方面影響都很大,跟以往的情況不一樣了。”
回看過去,唐尚珺為無法再挽回的時間成本感到遺憾,但并不后悔。他總結前16年為一段“彎路”——“可能別人走2厘米就到終點,而我繞了一個彎,走了16厘米才走到。但無論如何,都是我自己的選擇。”
踏實和擔憂
學長帶唐尚珺游覽校園
9月1日,唐尚珺來到華南師范大學大學城校區,開啟大學首日生活。當天上午,他在媒體的簇擁下來到光電科學工程學院辦理報到流程。之后,他又在學長的帶領下游覽校園。
這個過程中,不斷有學生、家長、附近居民認出唐尚珺。有人驚呼,有人向他親切打招呼,還有人找他合影。“這種當名人的感受如何?”是他被問得最多的問題之一。實際上,對于他人的圍觀,唐尚珺并不適應。他表示不希望被打擾,安靜的生活狀態更適合自己。
唐尚珺希望未來像普通學生一樣正常生活。但對于大學四年究竟如何規劃,他還沒有概念。對此,他有一些擔憂。“就怕一恍惚這四年就過去了,自己也沒有得到一些東西。”他說,“所以后續我也會和輔導員聊一下大學和人生的規劃。”
和同學、校友之間十多歲的年齡差異也是一個問題,但唐尚珺對此并不太擔心。“和他們相處的時候,我會盡量展現出和他們相近的狀態。”他表示,在漫長的復讀生涯中,他一直都在和小自己十六七歲的青少年相處,其中也有成為好朋友的。
無論如何,踏入大學校園讓唐尚珺感到內心很踏實。在他看來,上大學是人生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我讀了那么多年書,就是為了上一個好大學。大學讀完了,畢業了,才是成全了人生。”他說。而現在,他終于邁出了這一步。“再回去復讀一年的話,明年可能充滿了更多的不確定。來讀大學了,心里就沒有那么多的擔憂了。”
仍模糊的未來
唐尚珺上大學了,但圍繞他的網絡爭議仍然沒有斷絕。有人祝福他,希望他過好大學生活;也有人不看好他,認為他最終會退學繼續復讀。
唐尚珺清楚自己特殊的人生經歷所具有的爭議性。他不會去左右網友各不相同的想法,也不會太過去在意。他認為,自己做得怎么樣,自己心里明白,只要問心無愧就好了。
但唐尚珺也會認真考慮一些網友的建議,例如有網友擔憂他35歲上大學,畢業后會很難找工作。“確實出來之后找到工作的可能性很小。所以我可能會考慮沿著創業的方向努力,例如做高考經驗分享,或者基礎知識提升輔導。”他說。
當然,創業只是對未來的其中一個構想。唐尚珺也考慮繼續升學,通過考研去彌補高考結果中仍然存在的遺憾。他也考慮當老師,教授自己喜歡的數學、物理等學科。為此,他考慮在大學轉到師范類專業學習。
還有不少網友猜測過唐尚珺會向網紅方向發展。對此他回復記者稱,對他來說,自媒體賬號更多是用來記錄自己的生活狀態。上了大學之后,如果學校許可,他也會分享一些自己的校園生活。
“我現在不帶貨,也很少搞直播,基本上沒什么收益。”他說,“自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帶貨之類的,我自己沒有把握的情況下,暫時不考慮去碰這些東西。”
在眾多潛在的選擇下,具體要怎么發展,對于唐尚珺還是一件模糊的事。他眼下最要緊的,是購買生活用品,布置宿舍,參加9月3日的開學典禮,體驗大學新生開學應該體驗的一切。
而考研要考什么方向?創業要干什么事業?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都會在未來的大學生活中慢慢浮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