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汪訓前、通訊員杜華、向紅榮、王品)近日,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7個成員單位互簽邊界協議,構建綠色生態廊道,維護生物多樣性。
根據協議,7個成員單位建立統一的巡查制度和工作規范,在各保護區的交界處建立聯合保護站點,共派人員值守,構建綠色生態廊道,讓各類野生動物能夠在7個保護區自由穿行。
“保護區雖有界線,但動植物生活繁衍的空間卻無界線。”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秘書處秘書長、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總工程師薛紅介紹,目前,神農架國家公園與毗鄰的興山縣萬朝山保護區和巴東縣金絲猴保護區已建成25處生態廊道,構建區域金絲猴保護體系,實現金絲猴生境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今年3月,神農架林區對金絲猴啟動第4次全面調查。與2019年第3次調查相比,金絲猴種群增加1個,數量增加147只,總數達到1618只。基于此次調查,生活在神農架的金絲猴種群被正式命名為“神農架金絲猴”,并作為獨立的管理單元進行保護。
2018年6月9日,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在神農架成立。神農架國家公園、重慶陰條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堵河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慶五里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十八里長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巴東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三峽萬朝山省級自然保護區7個聯盟成員單位,在資源保護、森林防火、打擊犯罪、科學研究等方面進行合作,構建區域性保護地協同共建的工作機制。
鄂西渝東毗鄰自然保護地聯盟共同守護生物多樣性,呵護綠水青山,致力構建全國示范自然保護地聯盟樣板。聯盟成立6年來,7個成員單位相互簽訂各類聯防聯管協議100余份,召開聯保聯防會議20余次,開展聯合巡護45次、防滅火聯合演練6次,有力促進了生態保護的系統性、連續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