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于8月28日至29日在四川成都舉辦,本次大會的主題是“弘揚時代精神 共建網絡文明”。多樣態、立體化的議程設置和活動設計讓此次活動亮點紛呈,其中家風倡議發布環節,嘉賓借助電影、電視、短視頻、直播等主流傳播媒介,以創新的表達形式闡釋家庭網絡文明建設實踐,讓家風倡議更加通俗易懂,凝聚了傳承優良家風、培育時代新風的社會共識。
家風,作為家庭的文化和傳統,反映出一個家庭鮮明的道德風貌和文明風范,是家庭倫理和家庭美德的集中體現。從朱子家訓、顏氏家訓、陸游家訓等經典傳世家訓,到孟母三遷、孔融讓梨、岳飛刺字等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中國傳統文化中包含著大量家風故事和家教傳承,這些家風家教涉及立身治家、為人處世、言行舉止等方方面面,激勵著后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培育著社會文明風尚。優良家風對個人的品德操守、行為準則都有著引導和規范作用,日益成為整個社會文明的風向標。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稷安?!奔绎L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富,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的基石。優良家風不僅在每個家庭成員心中播下美德的種子,培育個人的良好習慣和高尚情操,而且滋養整個社會風氣,從而促進家庭和美、社會和諧。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當下,在海量信息噴涌的網絡浪潮中,我們仍然需要傳承優良家風,用新的信息技術和傳播手段講好家風故事,讓清風正氣充盈網絡空間,推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
隨著社會發展,傳統家風在傳承中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一些優良家風家訓中的精華漸漸融入到新的道德建設中,形成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新時代良好家風,愛國愛家、勤儉節約、睦鄰友善、誠實守信、知禮明德等文明導向在網絡時代的傳播敘事中更加深入人心。在大會主論壇上,網絡文明家風倡議引發廣泛共鳴,“敬長輩,睦鄰好”是傳統社會中家家推崇的箴規訓言,“網風清,家風朗”則是新時代下人人樂見的風氣面貌,在網絡空間與日常生活聯系日益緊密的現代社會,傳承新時代良好家風對建設網絡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都極具重要意義。
“將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教化天下,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說到底還是要通過每個家庭的道德規范作用,來影響社會的每一個個體成員,進而達到規范整個社會風氣的作用。每個家庭前進的腳步,每個個體昂揚向上的姿態,終將匯聚成國家的進步、社會的興旺。新時代新征程,更多人自覺踐行文明家風、弘揚文明風尚,將匯聚起億萬家庭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共創共建和諧美好社會,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黃亞林(鄂城區委宣傳部)
責編:廖逢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