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嚴運濤、通訊員劉唯)“現在這大數據也太離譜了吧?我剛打電話聊到孩子學鋼琴的事,一些APP立馬就給我推送鋼琴方面的廣告了!”身處數字時代,人們對個人信息泄露問題防不勝防。如何在保護數據本身不對外泄露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價值的轉化和釋放?武漢將承擔國家試點攻堅這一難題。
8月27日,在2024年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國家數據局發布了首批18個全國“數據流通利用建設試點示范城市”,武漢位列其中,主要承擔“隱私計算”方向的試點任務,針對傳統數據保護手段的局限性,探索解決數據流通中日益突出的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問題,搭建隱私計算公共服務平臺。
伴隨著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的快速發展,數據已經成為基礎性關鍵戰略資源,也是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生產要素。但是,數據也面臨著一系列嚴峻的安全挑戰,不僅包括公民個人信息和隱私的安全隱患,也包括政府和企業數據資產的泄露風險。近年來,數據泄露事件層出不窮,出于安全顧慮,數據價值鏈不同環節之間的流動受阻,分工協作關系脆弱,很難形成有效閉環。
大數據時代,如何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又不影響數據要素的使用,正是“隱私計算”要解決的痛點。“隱私計算”是在保護數據本身不對外泄露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分析計算的技術集合,達到對數據“可用、不可見”的目的;在充分保護數據和隱私安全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價值的轉化和釋放。
武漢產業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權屬企業武漢數據集團及其生態伙伴將具體承擔此次試點任務,聯合攻堅“隱私計算”方向,具體攻堅平臺是“漢數通”數據流通交易基礎設施項目。該項目致力于構建武漢都市圈“樞紐+通道+網絡+平臺+產業”數商生態,將應用隱私計算技術打造數據流通可信空間環境,構建城市間互認互通的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體系和數據流通交易體系,實現跨地域、跨領域、跨部門數據資源開發利用。
據介紹,此次全國首批試點城市的成功經驗可以上升為國家方案和國家規范,建設成果將統一納入國家數據基礎設施對全國開放,后續對于相關重點工程項目也會優先給予中央預算內投資或超長期國債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