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周萍英
通訊員 戴光軍
在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城,一場關于餐廚垃圾處理的綠色變革正在悄然興起。這里,小小的黑水虻化身成為餐廚垃圾處理的“神器”,為“無廢城市”建設增添了一抹亮麗的色彩。
油膩膩的餐廚垃圾,曾讓人頭疼不已。而如今,南漳縣環境衛生服務中心聯合強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找到了一條創新的處理之路。每天上午10點,公司工作人員駕駛著全程封閉運輸的掛桶車,穿梭于城區各大街道,對餐館、酒店的餐廚垃圾進行掛桶、收集和運輸。這種車輛容積大,單次運輸可達5噸以上,且全程一鍵卸料液壓操作,既無異味無灑落,不會對地面造成二次污染,又節省了人力物力。
餐廚垃圾收集(通訊員供圖)
收運回來的餐廚垃圾被運往預處理車間,經過濾網過濾,將油、水和固體物分離。隨后進行清洗分揀,去除一次性碗筷、垃圾袋等生物不可消化的生活垃圾,再將固體廢料與黑水虻二齡期幼蟲一起投放入倉,進行生物消化處理。黑水虻取食范圍廣泛,尤其喜食餐廚垃圾,僅7天就能從1毫米左右的蟲卵發育成為2厘米的成蟲,體積增長達4000倍。1克黑水虻蟲卵孵化出來的幼蟲,可處理約10公斤餐廚垃圾等有機廢棄物。目前,南漳縣日收運量在25噸-30噸左右,一個生命周期內,投放大概8000至10000克蟲卵進行生物處理。
處理餐廚垃圾(通訊員供圖)
用黑水虻處理餐廚垃圾,意義非凡。一方面,它實現了環保“零污染”,為城市環境的改善作出了貢獻。另一方面,它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消化后產生的高蛋白黑水虻成蟲加工成飼料可對外銷售,剩余蟲沙經過發酵后變成有機肥也可以對外銷售,實現了垃圾的綠色循環利用。它讓我們看到,通過科技與創新,小小的蟲子也能發揮巨大的作用,給我們的城市帶來更加清潔、綠色的未來,也為尋求更多環保、高效的垃圾處理方式,創建“無廢城市”探索了一條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