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涂夢蝶
通訊員 李斌
實習生 葉加鼎 李娜
近年來,湖北以流域綜合治理為抓手,推進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持續深入打好碧水保衛戰。今年7月,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出臺《湖北省水、大氣環境質量月度亮牌管理辦法(試行)》。8月30日,湖北省生態環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1至7月全省水、大氣環境質量及亮牌情況。
發布會現場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介紹,近年來,湖北生態環境質量總體呈改善態勢,環境空氣質量逐年改善。2015至2023年,細顆粒物(PM2.5)濃度從62微克/立方米下降至38.6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從65.2%提升至83%;水生態環境質量不斷上升,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從84.2%提升至93.2%。
“但同時,湖北環境質量改善壓力也逐年增大。”湖北省生態環境廳綜合處處長汪新華說,2022至2023年,細顆粒物濃度出現反彈,重污染天數波動較大。2023年度全省17個市州(包括直管市、神農架林區)中只有4個地方空氣質量達到二級標準。2016年至2023年,全省國控湖泊水質優良水域比例由75%下降至37.5%,與國家環境質量改善要求和中部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出臺《亮牌辦法》,有利于進一步傳導攻堅壓力,加快推動我省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從量變到質變?!蓖粜氯A說。
據介紹,本次出臺的《亮牌辦法》以環境質量改善為目標,對質量變化情況進行預警,提醒督促地方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壓實地方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格局。具體而言,將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同時納入亮牌對象,以推進地方政府落實生態環境質量主體責任。對大氣質量亮牌選取PM2.5濃度作為依據,“主要是考慮到《空氣質量持續改善行動計劃》中明確以PM2.5控制為主線,且PM2.5濃度是空氣質量指數的關鍵評價指標,對空氣質量影響較大?!蓖粜氯A說。
《亮牌辦法》中對地表水質量亮牌選取地表水省控考核斷面水質類別作為亮牌依據,主要考慮水環境質量以考核斷面是否達到水質目標類別來評價考量,突出目標導向。亮牌管理根據水、大氣質量月度變化,對照目標完成情況及排名,依次亮黃牌、紅牌,并按月通報。
湖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處長孫斌介紹,根據《亮牌辦法》,今年7月,全省13個國考城市無亮牌城市;113個縣(市、區)中,對咸寧市赤壁市、黃岡市浠水縣、襄陽市谷城縣、潛江市、十堰市經濟開發區、荊州市江陵縣、宜昌市夷陵區、孝感市云夢縣、黃岡市黃梅縣、黃岡市團風縣等10個縣(市、區)亮黃牌。
同時,部分市(州)和縣(市、區)7月空氣質量改善形勢總體較好。就市(州)來說,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7月PM2.5濃度排名中,黃石市、鄂州市分別位列第18、19位,其中黃石市PM2.5濃度同比改善幅度在全省13個國考城市排名第1。
就縣(市、區)來說,襄陽市老河口市、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宜昌市當陽市、宜昌市猇亭區、恩施州咸豐縣、恩施州利川市、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十堰市房縣、十堰市竹溪縣、十堰市竹山縣在全省113個縣(市、區)中位列前10位。
另外,湖北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副處長周薇介紹了水環境質量數據及亮牌情況。今年1至7月,全省長江、漢江干流水質總體為優,丹江口水庫持續保持Ⅱ類水質。省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1.7%,同比提升3.7%,消除劣Ⅴ類斷面,為“十四五”以來同期最好水平。其中,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93.2%,同比提升4.3%,達到年度目標序時進度要求,縣級以上飲用水水源地持續100%達標。
周薇介紹,根據《亮牌辦法》,今年1至7月,全省9個市(州)省控、國控斷面優良比例優于目標要求或達到100%,予以通報表揚,包括武漢市、十堰市、宜昌市、鄂州市、孝感市、咸寧市、隨州市、恩施州、神農架。
荊州市省控斷面累計水質優良比例暫未達到年度目標,且與目標差距的斷面數量位于全省第一,亮“黃牌”。襄陽市襄州區、荊州市荊州區、沙市區、石首市、監利市、洪湖市、鐘祥市、京山市、天門市、潛江市等累計水質應達未達Ⅲ類的斷面中,水質指數變化程度排名靠后,亮“黃牌”。
“當前全省水環境質量雖同比改善,但成效還不穩固,呈現區域不平衡、季節性波動明顯、汛期污染強度高等風險。在全力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基礎上,湖北將加強對相關地區的指導幫扶,針對水質惡化問題,分片區現場幫扶、跟蹤督辦。積極探索建立并堅決落實生態環境保護常態長效機制,從監測、通報、整改、約談、宣教等方面,做到抓在經常、管在日常、長治長效。”周薇說。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