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黃忠 通訊員劉怡廷 馮宵)8月10日,是小天(化名)11周歲生日。而在4天前,在咸寧市通城縣檢察院的監督下,屬于小天的112萬余元賠償款終于執行到位,母女倆長達5年的維權之路終于抵達終點。
時間回到2019年9月21日,剛滿6歲的小天熱愛舞蹈,對未來滿懷憧憬。“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卻摧毀了她的小小世界。”8月28日,通城縣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告訴極目新聞記者。在通城縣一家舞蹈藝術培訓中心,小天練習“下腰”動作時不慎摔倒。放學時,小天向母親劉某表示其身體不適,劉某將情況反映給老師。次日凌晨,小天因突發雙下肢無力緊急送醫,經診斷確定為脊髓損傷。經過長達兩年的漫長治療與康復訓練后,小天因脊髓損傷導致截癱,她不得不終日與輪椅為伴。
2021年6月,經鑒定,初步確認舞蹈“下腰”與小天脊髓損傷、截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劉某作為小天的監護人,代理小天將舞蹈培訓中心及經營者杜某、毛某訴至法院。經過一審、二審,2023年8月,法院判決杜某、毛某共同承擔70%責任,折抵已墊付醫藥費后,需賠付小天112萬余元。
然而賠償款的執行之路,同樣崎嶇險阻。今年6月,在近乎絕望之際,劉某來到通城縣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進行控告申訴。
“我女兒的人生全毀了!他們不賠錢,后續治療怎么辦?”初見小天的母親劉某,她的泣不成聲緊緊揪住了檢察官的心。
該院民事檢察部門承辦檢察官經審查案卷、詢問當事人、調取銀行流水等證據發現,杜某、毛某具備履行賠償義務的能力。
今年6月20日,通城縣檢察院向法院發出檢察建議,建議恢復對案件的執行,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法院采納檢察建議,于7月2日啟動案件執行程序。
針對杜某、毛某故意轉移財產、逃避執行的行為,通城縣檢察院以涉嫌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將線索移送公安機關,并跟蹤監督從立案到偵查全過程。7月11日,公安機關對杜某、毛某涉嫌拒不執行法院判決、裁定罪立案偵查并當日對杜某執行刑事拘留。7月18日,公安機關對毛某執行刑事拘留。目前,相關案件已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
8月6日,在通城縣檢察院的監督下,被執行人杜某、毛某將112萬余元執行款全部履行完畢。
“前幾天,我們再次見到小天,小天變得開朗多了。她正積極康復,學習繪畫、書法,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憧憬。”承辦檢察官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