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呂銳
通訊員 吳妞 劉志杰
8月28日,經過21個月的艱苦奮戰,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利咸高速四標項目馬家井隧道右幅率先貫通,這也是利咸高速全線第一座實現貫通的特長隧道。
利咸高速四標項目馬家井隧道右幅率先貫通
利咸高速公路是湖北省規劃的“九縱五橫四環”高速公路網中的“九縱”線重要組成部分,全長約84.6千米,全線采用時速80千米、雙向4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
其中,由中交二航局負責的第4標段,全長約16千米,橋隧比達81.3% 。馬家井隧道是全線的控制性工程,進口端位于利川市大沙溪鄉群力村,出口端位于咸豐縣小村鄉白果村,為一座分離式隧道,左幅長4575米,右幅長4515米,最大埋深約433米。
馬家井隧道所在位置為密林深處,人跡罕至,由于隧道洞口位于懸崖之上,無進洞施工作業面。
為確保隧道能順利進洞施工,項目部與業主、設計單位多次踏勘現場,合理優化施工方案,通過改移河道、填筑河谷的方式,為進洞施工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項目部還修建了長達20千米的施工便道,保障了物資的順暢供應。
由于建設區內水資源匱乏,加之農用電壓不滿足現場建設的用電需求,項目部精心組織、合理布局,通過在隧道右側開挖蓄水池儲水、鋪設專用電網供應隧道建設用電,滿足了隧道施工條件。
馬家井隧道右幅率先貫通
馬家井隧道圍巖均為IV、V級圍巖,其中V級圍巖長度達到1634米,占隧道總長的36%,圍巖破碎,施工安全風險高。
在掘進過程中,項目部根據圍巖條件,動態調整隧道支護參數和開挖工法,投入長臂挖機解決巖爆、涌水等可能發生的安全隱患,確保隧道安全順利向前推進。同時,項目部積極推行機械化作業,采用液壓自行式棧橋、自動噴淋養護臺架、隧道襯砌澆筑主動監控系統、人員定位系統、“安全三碼”等先進工裝和信息化系統,有效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質量及進度,最終提前實現隧道貫通,圓滿完成湖北省“百千萬”勞動競賽關鍵節點目標。
利咸高速項目是打通鄂、湘、渝、黔武陵山核心區域的交通主干道,項目建成后,利川至咸豐的通車里程將從2.5小時縮短至1小時,將有效解決利川、咸豐兩縣近40萬群眾快速出行問題,進一步改善鄂西南交通出行條件。
(圖片由通訊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