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丁汀 鄭晶晶
視頻制作 丁汀
通訊員 陳斯卉
近日,87歲的王婆婆(化姓)因心慌、全身高度浮腫及不能進食被家人緊急送往武漢市漢口醫院。經診斷,婆婆病情復雜,主要由頻繁發作的心律失常引發心肌病,并伴有心衰和電解質紊亂等多種狀況。面對高齡和嚴重病情的挑戰,漢口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團隊迅速行動,為她成功實施了射頻消融手術,目前,王婆婆已康復出院。
八旬婆婆心律失常間斷心慌,專家射頻消融“扭正”心律
87歲的王婆婆常住武漢,平常比較注重身體保養。上周,王婆婆在家時感覺食欲一直不佳,且間斷性地出現心慌,并有雙下肢浮腫。家人見狀,趕緊將她送到了武漢市漢口醫院就診。
當老人來到漢口醫院時,全身已經高度浮腫,且伴有心衰和電解質紊亂等多種狀況。該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胡家順詳細檢查,發現老人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心律失常發作頻繁,進而引發了由快速心律失常導致的心肌病。
面對王婆婆的病情,武漢市漢口醫院心血管內科專家團隊立即對她進行了抗心衰治療,以控制病情并使其相對穩定。考慮到婆婆高齡且病情嚴重,醫生團隊決定盡快為她進行射頻消融手術。
射頻消融術對于治療心律失常具有顯著效果,然而,對于這位87歲高齡的老人來說,手術風險無疑增加了許多。手術過程中,醫生發現老人的心律失常類型較為復雜,既有室上速,又有陣發性房撲。憑借著豐富的經驗和精湛的技術,上周末,心血管內科團隊為老人成功手術。
手術兩三天后,王婆婆的食欲明顯改善,也能很快下床活動。經過幾天的恢復,婆婆的身體狀況已經達到了出院的標準。胡家順提醒王婆婆,出院后還需定期復診,然而近期氣溫仍較高,人出汗多、丟失的電解質也較多,容易出現心律失常,他也提醒老人,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一旦出現胸悶、心慌等不適,需要及時就醫。
心律失常類型多樣,秋季氣候變化需警惕心臟不適
武漢市漢口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胡家順介紹,竇房結是心臟的正常起搏點,竇房結以外的部位發出的心臟搏動,都是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類型多種多樣,其中,快速性心律失常是指心跳速度過快,超過了正常范圍(>100次/分);緩慢性心律失常則是心跳過于緩慢(<60次/分)。此外,還有心房顫動、心室早搏等多種形式。
那么心律失常有沒有什么典型的癥狀呢?胡家順表示,心律失常沒有非常典型的早期癥狀,在很多情況下是“突發突止”的,在發作時表現各異,心率過快、過慢、不齊、間歇、停跳等都是心律失常的表現。
胡家順指出,入秋后,氣溫早晚溫差大,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更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秋老虎”氣溫高,出汗較多,易丟失水分和電解質,從而誘發心律失常;若天氣轉涼,血管可能因降溫而急劇收縮,導致血壓上下波動,這種不穩定的血壓狀態,常常是心悸、氣短的元兇。
中老年人群需注意飲食與生活習慣,心慌胸悶及時就醫
在秋季,面對心律失常的困擾,專家提醒,首先要保持合理的飲食。要堅守“三低”原則:低脂、低糖、低鹽的飲食方式是心腦血管的守護者,不僅能降低相關疾病的風險,還能幫助穩定血壓和血糖,從而減少心律失常的發生。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定時睡眠,睡眠時注意是否打鼾;適量的水分攝入,是降低血液黏稠度、保持血液循環順暢的關鍵。戒煙限酒、適量運動,有高血壓病的需控制血壓,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肥胖患者減輕體重。
當然,除了飲食調理外,中老年人在秋季還應注意保暖以避免感冒的侵襲;同時保持適度的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此外還要防范霧霾等惡劣天氣對呼吸系統的影響。
如果心慌、胸悶、氣促等心血管疾病的癥狀持續或者加重,應及時就醫檢查,以及時發現并處理可能存在的心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