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姚欣、謝文華、王兆勇)8月28日,筆者從保康縣醫保DIP支付方式改革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目前,該縣正全力推進醫保DIP支付方式改革,已基本實現全縣符合條件開展住院服務的醫療機構、賦值病種、醫保基金三個全覆蓋。
新聞發布會現場 通訊員供圖
未來,保康縣將逐漸實現醫保基金運行更加安全、醫療技術服務水平更加優化、群眾看病就醫減負更加明顯,最終實現醫院、醫保、患者三方共贏。
DIP付費指按病種分值付費,即利用大數據將住院病例按照“疾病診斷+治療方式”組合作為付費單位,結合醫保基金總額確定每個病種的付費標準向醫院支付醫保基金的一種結算方式。
據介紹,近年來,保康縣將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作為醫保領域民生實事的重要工作,成立專項領導小組統籌推動落實醫保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該縣醫保、財政、衛健等三部門建立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共同破解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重點難點問題,確保支付方式改革平穩有序推進。
作為該縣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牽頭部門,保康縣醫保局通過線上線下培訓、示范醫院現場講解等方式,引導醫療機構理解改革的核心要義和具體操作步驟,切實提高醫保經辦人員、醫務人員的認識水平和業務能力,為改革提供技術支持。
同時,保康縣醫保局還在細化完善病種目錄庫、科學編制基金總額預算、嚴格把握病案質控上精益求精,大大提高了該縣醫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醫療機構的病案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了患者的就醫滿意度和獲得感。
目前,該縣已全面推進縣域內20家定點醫療機構實施DIP支付方式改革。實行DIP改革后,該縣城鎮職工醫保基金支付率高達101.2%,城鄉居民醫保基金支付率達到72.4%,15家醫療機構醫保基金支出實現了負增長,達到預期效果。縣域內就醫節約醫保基金支出1000余萬元,縣域外就醫節約醫保基金支出2000余萬元。
保康縣醫保局相關負責人在會上表示,深入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必將促進醫療機構加強內部管理、改變運行機制,群眾就醫便捷性提高、費用負擔減輕、醫保管理手段加強、基金使用績效提高等積極效果的顯現,對醫療醫藥行業生態也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下一步,保康縣醫保局將持之以恒深入落實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管理辦法,把握時間節奏,破難攻堅、狠抓執行,全力推動“醫、保、患”三方共贏發展,不斷促進保康醫療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