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徐博倫 馮煊
每天早上9點,陳戈都要準時登錄湖北電力交易平臺,根據當天湖北電力市場各時段的發用電預測情況、市場報價,以及自家公司的發電情況,靈活選擇交易策略。
陳戈供職于華電湖北能源銷售有限公司。這是一家售電企業,相當于發電企業與用電客戶之間的“中介”。
8月22日,陳戈發現有些電廠發電余力較多,在用電低谷時段可能會出現電力超發,隨即果斷選擇增加谷段電力合同。雖然這部分電力的賣價會比較低,但可以在符合交易規則的前提下最大化自身利益,算總賬還是劃算的。“我們交易的其實是3天后的電量,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復雜。氣溫高低、發用電情況、跨區電力輸送等都可能影響到市場價格。”他解釋。
陳戈進行的是電力“批發”交易,主要涉及發電企業和售電公司。而隨著大量的中小客戶進入電力市場,買賣雙方需要更靈活的交易方式。今年初,湖北電力零售商城在湖北電力交易平臺應運而生。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該商城上看到,售電公司將電力作為商品上架后,設定好供應電量、供應時段、服務費等,形成一個套餐供用戶選擇;購電用戶也可以發布自己的需求邀約,售電公司以此提供相應套餐。
“湖北電力零售商城目前有多種套餐模式,交易雙方可靈活選擇。”湖北電力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商城還開放手機移動端相關功能,“指尖購(售)電”更方便。
湖北電力零售交易運營體系,是國內首批正式運營的在線套餐式零售交易體系。隨著電商化、全透明的零售商城上線,全省參與零售市場交易的工商業用戶更多了。今年以來,零售商城成交電量達959.98億千瓦時,參與用戶達5300多家。
電力零售商城其實仍屬于電力中長期交易,以年、季、月及月內多日為周期,價格相對固定。2021年,湖北成為國家第二批電力現貨市場建設試點省份,還開展日前、日內、實時的電力交易,其靈活性又上了一個臺階。
電力現貨交易的優點顯而易見:它更迅速地向用戶傳遞電價信號,使電力短期供需平衡;也更適合新能源發電的隨機性,通過快捷買賣,降低了新能源發電的不確定性,有利于更多新能源消納。
以上三種交易方式齊頭并進。目前,湖北在電力交易上已基本構建“中長期+現貨+輔助服務”的完整電力市場體系,電力市場的交易品種、交易頻次、市場活躍度等指標領跑全國。
深化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已寫入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未來隨著電力市場化改革深化,其中潛藏的很多機遇也將陸續顯現,發電企業、售電公司、電力用戶都要加快適應瞬息萬變的電力市場,才能抓住機遇、做大做強。”湖北電力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