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外出途中忽然倒地抽搐,孩子獨自在家爬上窗臺危險在即,遇到這些緊急情況,家人一時半會又趕不到現場,該如何是好?鄂州市的護士江小平、好心大叔邵國富等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凡人微光足以照亮他人,小小善舉托起了社會滿滿的安全感。積小善為大善,積小德為大德。在鄂州,正是因為無數的凡人善舉,共同托起了城市文明的高度,他們讓這座城市充滿了愛、充滿了善、充滿了正氣。
江小平跪地施救,邵國富破窗救人,聞訊而來的大伙齊幫忙,有幸化解了危機。助人為樂一直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表現。“雪中送炭”“解衣推食”“一臂之力”“拔毛濟世”等諸多幫助他人的成語典故流傳至今,散發著人性善良的光芒,也構筑了社會溫暖和諧的氛圍。
曾幾何時,老人到底該不該扶的社會問題引發了廣大網友熱議,許多人在幫助他人時陷入了糾結,擔心救了人反而被訛,擔心好心辦了壞事,在他人遇到危險時不敢伸出援手,不愿“多管閑事”。得益于國家《民法典》的完善,救人者合法權益得到切實有效保護,越來越多“該出手時就出手”的凡人善舉,搭建了人與人之間信任的橋梁,釋放了滿滿的善意和溫暖,為整個社會托起堅實的安全之基。
“我從來沒跳過這么高的水面”“我只想做一個平凡的好人”回想起杭州外賣小哥彭清林的奮勇一躍,無數網友共情地留言道,“英雄不是生而無畏,只是選擇勇敢”。面對危險,誰人都怕,但看到他人在危難中掙扎便心生勇氣,會毫不猶豫沖上前去,這就是善良和勇敢。
正如一句網絡流行語所說,“沒有天生的英雄,有的不過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正是因為我們團結一心,以凡人的善良和勇敢,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疫情期間,抗洪搶險期間......各省市相互支援,送物資,送設備,患難與共,也充分說明了社會需要凡人善舉,需要團結一心,每個人釋放的善意不僅足以托舉起滿滿的安全感,還營造了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文明風尚,推動社會文明不斷達到新高度。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楊家(鄂城區委宣傳部)
責編:王舒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