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胡敏)8月27日,筆者從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神經外科近日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命救援行動。該科主任劉岳帶領腦血管團隊歷經兩個多小時的精密手術,成功為一位70多歲高齡的顱內動脈瘤破裂患者拆除了顱內的“定時炸彈”。
當晚8時,一位突發劇烈頭痛、頭暈,并伴有持續性嘔吐、意識不清的老年患者被緊急送入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接診醫生迅速展開急救措施,并通過頭頸部CTA檢查確診為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量較大,病情萬分危急。
面對這一緊急情況,劉岳迅速趕到醫院,詳細查看影像資料后,果斷決定進行腦血管造影以明確病情,并盡快實施手術以解除動脈瘤的威脅,防止再次出血導致的生命危險。
腦血管團隊綜合評估患者情況后認為,患者前交通動脈瘤破裂伴蛛網膜下腔出血,診斷明確,有手術指征,但患者高齡,且顱內出血多,Hunt-Hess分級3級,易合并腦血管痙攣、腦梗死、肺部感染等并發癥,致殘率和死亡率很高,動脈瘤手術的難度及風險很大,經與家屬充分溝通病情后,家屬同意急診微創血管內介入手術。
緊急“拆彈”。 通訊員 供圖
時間緊迫,醫護人員立即投入到緊張的術前準備工作中。在導管室和麻醉科的全力配合下,劉岳主任帶領腦血管介入團隊以高超的技術和沉穩的心態,克服了患者頭頸部動脈粥樣硬化及血管迂曲等困難,成功實施了腦血管造影及動脈瘤栓塞手術。術后造影顯示,載瘤動脈血運通暢,手術取得了圓滿成功。
術后第二天,患者神志恢復清醒,四肢活動自如,生命體征穩定。經過一段時間的康復治療后,患者已順利出院,家屬對手術效果表示非常滿意。
劉岳主任介紹,蛛網膜下腔出血是一種嚴重的出血性腦血管疾病,具有病情隱匿、發病突然的特點。顱內動脈瘤破裂是導致該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旦發病,病死率和致殘率極高,因此被稱為顱內的“定時炸彈”。他提醒廣大市民,尤其是年齡超過40歲且經常頭痛的人群,應定期進行腦血管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并治療顱內動脈瘤,將風險降到最低。
據了解,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外科在顱內動脈瘤的治療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和先進的技術手段。除了傳統的開顱動脈瘤顯微夾閉術外,還擅長采用微創的腦血管內介入栓塞術進行治療。這種手術方式具有創傷小、術后反應輕、恢復快等優點,尤其適合高齡、身體虛弱或伴有多種基礎疾病的患者。通過這兩種手術方式,該科已成功救治多例腦內復雜動脈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