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8月26日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弘揚教育家精神加強新時代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經過3至5年努力,教育家精神得到大力弘揚,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積極成效,教師立德修身、敬業立學、教書育人呈現新風貌,尊師重教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作為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根本力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育發展和教師工作,多次圍繞教師隊伍建設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鮮明提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為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全國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891.78萬人。作為基層廣大教師的一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若干政策意見,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臺,潛心教書育人,以教育家精神“擦亮”教書育人底色。
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應當是新時代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價值旨歸。從好老師要“有理想信念”,到教師要“做學生奉獻祖國的引路人”,再到要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對教師理想信念的要求不斷具體、明晰、豐富,把對廣大教師理想信念的要求提到了全新高度,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崇高使命。教育家精神為廣大教師的成長指明了方向,如何讓教育家精神進入到每一個教師的心中、腦中,并化為自覺行動?一直是各級教育部門和各類學校在思考和推進的系統工程。
教育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的有力支撐。《意見》提出,要加強教師隊伍思想政治建設,涵養高尚師德師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黃石市鐵山小學1919年建校,作為黃石市建校歷史最長的小學,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的重要指示,把教師隊伍建設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教育強市建設大局中把握,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學習培養機制中,實施“青藍結對·導師幫帶”計劃,充分發揮骨干教師、骨干班主任“傳、幫、帶”的示范帶動作用,促進年輕教師、班主任快速成長。2012年以來,該校持續開展“紅燭服務工程”,把關愛留守兒童作為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載體,教育引導全校教師以仁愛之心投身黨的教育事業,激勵教師努力成為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廣大教師要以德修身,自覺堅守精神家園、職業操守,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教書育人中實現自我價值。近年來,黃石市發動全社會廣泛開展“尋找身邊的好老師”活動,推出強國復興有我·躬耕教壇 強國有我——黃石市優秀教師先進事跡網上展示,激勵全市教師不負總書記囑托,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培養更多德才兼備的棟梁之才。各地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推動新時代人民教師向教育家方向挺近,教育事業得到普遍發展。以德施教,既要授人予魚,更要授人以漁,發揮言傳身教育人能力,真正做到“經師”和“人師”的有機統一、“教書”和“育人”的內在融合,自覺站好立德樹人的三尺講臺,為學生成長指向引路。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要實現成為教育家的宏偉目標,需要久久為功,一步一個腳印,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從現在起,立足本職勤奮工作,像張桂梅那樣,認認真真做一個能夠被人民群眾認為“值得”的人。只有這樣,才有可能不負“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教育夢想。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王玲 (黃石市鐵山小學)
責編:詹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