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屈旌
近日,一張杭州市公安局濱江區分局的扣押決定書在網絡熱傳,圖片顯示,網紅“鐵頭懲惡揚善”(原名董某明,下稱“鐵頭”)被抓獲。
8月27日,據陽光報向陽視頻報道,杭州市公安局濱江分局工作人員表示,網紅“鐵頭”確已被抓,具體涉案內容相關部門正在處理。
網紅“鐵頭”此前所發視頻截圖
網傳的“扣押決定書”
“鐵頭”之所以成為粉絲百萬級“網紅”,與他名字上的“懲惡揚善”四個字關系很大。他是最早在短視頻平臺做“打假”內容的博主之一,也是砸攤“咆哮式打假”的代表人物。他靠著曝光三亞海鮮市場亂象、金鑲玉抽獎騙局、老年保健品騙局等一系列打假視頻迅速躥紅,粉絲大漲,但也因為舉報新東方違規補課陷入輿論漩渦,之后又被曝光曾因開設賭場和非法拘禁被判刑,還在直播間自曝嫖娼、涉黃的經歷,可以說是毀譽參半,爭議纏身。
其支持者認為,無論他過去犯了什么錯,他“打假”的言行是否過于夸張,他也事實上揭示了不少市場亂象,揭露了社會的暗面,做了有利于公眾利益的事。但隨著他的負面新聞不斷曝光,越來越多的人質疑,他所謂的“打假”并非出于公益目的,而是宣揚暴力,刻意制造沖突,激化矛盾,迎合看客的“爽點”,最終目的還是攫取流量之利。
今年2月,鐵頭在多個平臺上的賬號均被封禁,當時還有人說他是因為維護正義而得罪了人,遭遇打擊報復,如今他被抓的消息傳來,足見此前種種負面傳聞背后,還存在尚不為人知的違法違規行為,他雖以“懲惡揚善”為名,卻缺乏應有的正氣與擔當,總是把“為民除害”掛在嘴邊,卻不能做到遵規守法。這樣的“打假”,絕不是為了維護公平正義,守護人間公道,只是為了煽動觀眾情緒,為自己圈粉牟利。
“打假”現在是互聯網內容創業的熱門賽道,經常有各路打假博主的視頻爆火出圈,沖上熱搜,引發熱議。比起監管部門的日常監管,“打假”博主發出來的內容往往放大了沖突點,傳播更快更廣,更加吸引眼球,對商家的震懾也更為明顯。但也正是因此,其“打假”過程缺乏規范和約束,更容易摻雜違法違規行為,觸碰法律紅線。一些“打假”博主為利益所驅使,表面上是維權,實際上是敲詐,更是違背了正義初衷,攪亂了市場環境,破壞社會和諧穩定,損害政府部門公信力,是對法律尊嚴的嚴重挑釁。
與其他“網紅”相比,“打假網紅”因其特殊的定位而承載著更多的社會責任與期待。他們是靠著揭露市場亂象,抵制不法行為紅起來的,那么就應該堅守公心,真正成為正義的守護者,而非流量的追逐者。既然是以“主持公道”為事業,那么首先自己要以身作則,知法懂法守法,不能看到流量就花了眼睛,因為利益就沒了底線,把公眾信任當成非法變現的籌碼,必然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網紅“鐵頭”被抓,不僅是對他個人的審視和警醒,更是對整個“打假”圈的嚴肅警示:正義不是幌子,“打假”不能假打。在維護消費者權益,協助相關部門做好市場監管的同時,為個人爭取一些關注度和好感度,從而實現流量變現,這沒問題。但發布的內容應該實事求是,采取的方式必須合法合規,法律底線更需牢牢堅守。正義永遠不可能以違法手段實現,“懲惡揚善”也絕不能只是圈粉賺錢的名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