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百鳥之王。竟陵,天門古稱。鳳出竟陵,光耀華夏。
天門之鳳,一為玉作,一為衣作。
天門玉作,為中華文明的奠基做出重要貢獻。
1954年冬,在天門石河鎮發現新石器遺址。經過七十年的持續考古發現,7000多年前,石家河一帶就有人居住,進入距今6000年后走向興盛。遺址群主體位于石家河鎮北的東、西兩河之間,主體區45處遺址連接成片,面積達8平方公里。主體區外還有30多處同時期遺址,以此構成分布范圍達150平方公里、年代距今6000-3800年的聚落群團。迄今為止,長江中游共發現20余處史前遺址。從規模上可分為超大型、大型、中型和小型。只有石家河為超大型。在這個層級結構中,石家河相當于王國,其他相當于邦國。
城池,古文明的重要指標。在距今6000-4500年之間,石家河一帶先后修筑了龍嘴——譚家嶺——石家河三座古城,石家河古城的發現,確定了石家河遺址是長江中游文明中心的地位。
龍嘴古城位于石家河古城東南6公里處,這座古城的城垣底寬約17米,繞龍嘴所在圓形臺地一圈,面積8萬多平方米,始建年代距今6000年左右,是我國最早的兩座城池之一。
距今5500年左右,龍嘴古城廢棄,譚家嶺古城興起。譚家嶺城位于石家河古城的中心,平面大體呈圓角方形,城墻外環繞壕溝一周。城垣底寬近20米,繞譚家嶺臺地一圈,城垣內總面積17萬平方米,城壕內總面積則達26萬平方米,是我國早于五千年修筑的四座城池中規模最大的一座。
大約距今4900-4800年,在譚家嶺古城的外圍,一座規模更大的石家河古城拔地而起。它的平面近長方形,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最長處約1300米,城垣內面積達120萬平方米,城壕內面積則達180萬平方米,是全國五大史前都城之一。
石家河遺址發現了多處宗教祭祀場所、彩陶、刻畫符號等,而最能體現王國文明的則是玉器。
1955年石家河遺址首次發掘,在羅家柏嶺遺址出土了47件精美玉器,有玉鳳、玉龍、玉人頭像、玉蟬、玉璧、配飾等。其中一件玉人頭像為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玉鳳被譽為“中華第一鳳”。 1987年至1991年,在肖家屋脊進行了八次發掘,共發現玉器157件,造型有神人頭像、人頭像、虎、鷹、蟬、龍、配飾等。 2015年在譚家嶺遺址發掘,發現了后石家河文化時期玉器的甕棺葬,共出土玉器246件。玉器以玉蟬、玉管、玉珠、玉虎數量最多,其中雙人連體頭像玉玦、虎座雙鷹玉飾、玉牌飾、虎形玉冠飾、玉虎、玉鷹、玉鉞等為首次發現。
中國社科院王仁湘教授認為,石家河出土的玉器代表了史前中國及至東亞地區玉器加工工藝的最高水平。
中國玉文化研究會會長、南京博物院研究員陸建芳評價,石家河出土的玉器,標志著史前玉作的巔峰,代表了一個中國玉文化發展空前絕后的時空坐標。
石家河遺址及由它命名的石家河文化代表了長江中游地區史前文化發展的最高水平,在中華民族文明起源與發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先后入選“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2016年度中國考古新發現”、“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第三屆“世界論壇˙重大田野考古發現”等。
天門衣作,為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書寫新輝煌。
衣食住行,民生之基。“天門衣尚”,有著悠久的歷史。石家河出土的陶土紡輪見證了新石器時代天門紡織業的發達。新中國成立后,天門成為“全國棉花第一縣”。改革開放后,40萬天門游子在全國服裝行業拼搏。
近年來,天門順應沿海服裝產業轉移趨勢,把握在外務工人員回流機遇,搶抓跨境電商爆發增長窗口期,與中國紡聯流通分會開展系列合作,大力推動產業承接、產業升級和產業創新,服裝電商產業快速崛起。
2023年,天門市政府下發一號文件,2024年又下發七號文件,從資金支持、要素保障、品牌建設、集聚發展、返鄉創業、技能培訓、技改創新等方面,制定支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迅速聚集和培育了一批市場主體,現有服裝類市場主體6500多家,其中服裝加工類3200多家,服裝電商類2700多家,面輔料類600多家,從業人員達16萬。每年可生產服裝6億件。服裝電商企業平臺注冊商鋪數量共計12000多家,同時,在希音、TEMU等跨境平臺注冊商鋪600多家。天門服裝電商產業快速走過原始集聚、關聯集聚兩個階段,正邁入創新集聚新階段,逐步實現了園區化、集約化發展。現有天門中國服裝電商城、白馬服裝原創電商基地、龍騰服裝小鎮、岳口服裝電商城、九真服裝工業園等主要產業園區,形成了“園區主導+多點協同”的發展格局,全市日發貨量達200萬件以上,年銷售額超500億元。
“天門衣尚”為何能夠快速崛起?奧秘在于抓住了時代機遇。他們著力用科學技術和系統集成補齊產業鏈發展短板,比如在服裝設計上充分利用AI設計;在市場開拓上積極發展電子商務;在銷售商對接上深耕中心城市檔口;在物流配送上,面輔料供應實現“次日達”甚至“當日達”, 倉儲物流與關聯產業帶之間開設有“點對點”日發物流專線;在服裝加工上,形成了“核心工廠+衛星工廠+家庭作坊”的產業協作模式,與當下服裝電商“小單快反”的新潮流高度適配。
2024年1至6月,天門服裝電商銷售量2.82億件,同比增長38.9%,交易額204億元,同比增長36.3%。如今的天門,1分鐘發出500單服裝快遞,1天出海60萬件服裝,女裝銷售量全省第一,快遞業務總量全省縣市區第一,榮獲中國服裝電商產業示范基地稱號。近期,中國服裝跨境電商聯盟在天門成立,“中國服裝電商名城”建設全面展開。
新時代的竟陵,如《詩經》所曰,鳳凰于飛,翙翙其羽。高高青天鳳凰飛,百鳥展翅緊相隨。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圖文:李亞隆
責編:曹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