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湖北省第十二屆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8月23日在武漢舉行。會議審議并通過《中共湖北省委關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湖北實踐的決定》,強調要以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為載體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構建縣負主責、縣鄉村組工作聯動的基層治理體系四級組織框架和工作體系。開展共同締造是時代之需,是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的有效途徑,建立良好的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機制是目標所在,如何更有效地盤活各類資源成為當前體制機制探索創新的著力點。
近期,武漢市武昌區印發了《武昌區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以獎代補”項目操作指引》,進一步推動共同締造“以獎代補”項目申報、備案、實施、驗收、獎補等流程規范化、系統化,不僅促進了資源的有效配置,還極大地激發了社區、居民等多方參與共同締造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要我干”到“我要干”,項目選定堅持群眾導向。共同締造“以獎代補”項目充分體現了從社區被動執行到居民主動參與的根本性轉變,在項目收集階段通過上門走訪、問卷調查、召開議事會等形式廣泛收集社區居民的意見建議。項目基于群眾的需求和意愿選定,群眾會更加積極地支持和參與項目,同時也能夠確保項目設計更加貼近實際需求,從而提高項目的實施效果和滿意度。在項目選定階段堅持群眾導向不僅有助于提升項目的成功率和可持續性,還能增強社區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從“單人行”到“同舟濟”,獎勵標準堅持眾籌導向。社區在居民群眾意愿的基礎上,盤活轄區各類資源,發動各方積極參與到項目建設中?!耙元劥a”項目以眾籌成果為導向設置獎勵標準,意味著獎勵的分配和設定將更多地考慮到集體貢獻和眾籌的成效。這不僅能激勵更多人參與到眾籌活動中來,還能促進項目的順利實施和持續發展。武昌區南湖街道都市桃源小區居民、業委會、下沉單位、轄區企業等多方參與度高,眾籌打造的“共享花園”項目也因此獲得了最高額度的獎補資金。
從“一件事”到“一群人”,資金使用堅持需求導向。只有找好了“獎”的手段,才能強化“補”的效果。通過劃撥獎補資金,充分肯定共同締造項目建設成效,激發更多群眾的參與熱情。獎補資金不僅可以用于原項目的繼續優化,還可以用在其他新項目的打造上,發揮群眾建設內生動力,切實解決與群眾利益息息相關的實事,有力地推動社區基層治理,形成“項目打造-資金獎補-持續優化-項目拓展”的良性循環,讓共同締造實踐活動真正惠及廣大居民群眾。
作為共同締造項目中的重要激勵機制,“以獎代補”政策為社區基礎設施建設、人居環境改造、基層治理成效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今后,還需繼續深化共治共享的理念,不斷完善和優化相關政策措施,有效激發群眾參與的積極性,穩穩提升居民群眾的滿足感、獲得感和幸福感。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陳麗慧(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南湖街道辦事處)
責編:丁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