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顧客在中百倉儲超市江夏中百廣場店購物。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運濤 通訊員 郭磊 實習生 張鵬舉
今年7月開始,一股胖東來“爆改風”刮到江城:武漢中百集團對標胖東來,在東湖高新區、江岸區、江夏區,接連開業三家“爆改”版中百倉儲大賣場。
作為武漢本土超市“一哥”,中百“爆改”引發各界關注,有網友留言“中百變得越來越好逛了”,也有人質疑,認為“中百只是在蹭胖東來的流量,改造也只是換湯不換藥”。
中百復刻胖東來能成功嗎?面對經營困境,“胖東來式”爆改下,傳統商超能否逆襲?
8月24日上午,中百集團自主調改的第三家大賣場,中百倉儲超市江夏中百廣場店開門迎客。
不出意外,開業當天延續了此前兩家店的火爆場景——人群中既有拖家帶口的附近居民,也有全程直播的博主。
開業即火爆,彰顯“爆改”短期見效,但市場更為關注的是,調改的成效能否持續。
中百“爆改”的首家門店關山光谷店,交出的第一次月考成績單,或可管中窺豹。
7月20日,關山光谷店重新營業,吸引了大量消費者。
7月21日,中百集團公布數據顯示,改造后的關山光谷店首日銷售額高達123萬元,同比2023年7月20日增長723%,環比2024年6月20日增長848%。
8月20日,關山光谷店“爆改”滿月之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該店發現,與開業當日人潮涌動相比,店內顧客數量明顯減少了。
“開業當天人很多,連購物推車都沒有了,顧客的車把旁邊小區都停滿了,現在沒有那么多人了。”關山光谷店一樓一家商戶老板說,顧客們都以為開業時超市折扣肯定會更大,其實超市商品的價格這一個月都沒有什么變化,“盡管客流比開業時少,但比調改之前還是多了不少,最近生意一直都不錯。”
中百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關山光谷店重新開店一個月后,該店實現來客數同比增長110%,銷售收入增長148%。
對于已經連續3年虧損的中百集團而言,這份成績單可謂“暴增”。2023年,中百集團營收116億元,凈虧損3.38億元。
“首月銷售額大幅增長,第一家店的調改成效符合預期。”8月24日,中百倉儲超市有限公司負責人羅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調改首日的銷售額暴漲,中百更看重調改的可持續性,“先活好,再慢慢優化,不可能一開始就火得不得了,要穩健地成長。”
胖東來創始人于東來曾在其分享實錄《美好之路》一書中表示,一般的情況,體制改完了,過3到6個月,賣場有好的轉變,工資也發了,員工相信了,員工的狀態會慢慢改變。但不要期望員工的能力馬上提升,要慢慢引導,要求越高越得不償失。過6到12個月,商品、環境、賣場會有明顯的改變,顧客也更加認可。過1至3年,企業在當地老百姓中的信任度和口碑達到相對優秀。過3年,企業恢復健康發展,到時候切記不要驕傲,把品質做好。
“不要幻想就因為個把月的調改,超市就徹底改頭換面。”羅輝直言,中百的調改之路,不會是一蹴而就。
以中百倉儲超市江夏中百廣場店為例,調改期間,中百圍繞企業文化、營運標準、服務規范、生鮮鮮度管理、商品品類管理等8個主題,開展了18場專題授課培訓,力求員工從“心”出發,更專業地為顧客服務。
“過去一二十年,中百人有自己傳統的工作流程和行為習慣,不可能一下子就全變了。”中百倉儲超市江夏中百廣場店經理劉耿說,顧客購物時,傳統商超習慣熱情推銷,但胖東來有個特色的“購物免打擾”服務。此次中百也推行“購物免打擾”,但這個行為習慣不可能全員一下子都變過來,所以開業當日,店里安排專人隨時提醒員工不要“過于熱情”。
“調改是一個不斷自我完善的過程,一個月的調改說明,這條路是對的,關鍵是如何走好。”羅輝介紹,中百目前調改模式已經逐漸清晰,供應鏈建設、商品經營分析、品控管理、組織架構、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已逐步深度融合。下一步將成立專門的調改機構,不斷優化、完善、加速調改進程,力爭今年完成10家門店的調改任務。
業內專家認為,在全國不少傳統商超爭相學習胖東來“爆改”的風潮下,從調改中獲得“魚”還是“漁”,將不只是中百一家之疑問,而是值得整個實體零售行業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