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周壽江 通訊員 鄭楚
在英山縣人民檢察院的監督推動下,“賴著不走”的7艘廢棄船上岸了。近日,英山縣檢察院檢察官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介紹了一起“助力流域綜合治理”典型案例的辦理經過。
英山縣紅花水庫素有“大別山明珠”之稱,兼具防洪、灌溉、供水、發電、旅游等功能,供水覆蓋6個鄉鎮,滋養著千家萬戶。
去年11月,英山縣檢察院檢察官在履職中發現,紅花水庫一級保護區內違規停放著7艘廢棄采砂船只,附近岸邊堆放著大量砂石,為流域生態環境安全埋下風險隱患。此外,保護區隔離圍網多處破損,封閉管理形同虛設,可隨意進出,多處警示牌破損模糊。
“這些船只以前用于水庫清淤作業,時間一長就變成無人管理的‘廢船’了。”英山縣檢察院檢察長劉江偉介紹,該院檢察官經過走訪調查,獲知廢棄采砂船的處理屬于“歷史遺留問題”,一直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針對發現的問題,英山縣檢察院依法向相關行政部門公開送達磋商函,督促其切實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安全隱患,保障居民飲用水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由于整改涉及處理成本等諸多問題,英山縣檢察院前后3次召開聯席工作會議,與相關部門就整改責任劃分、整改方式優化、整改進度安排等進行磋商,逐步取得共識。
相關部門合力推進,由水利巡查專班現場督辦,整改效果立竿見影:廢棄船只上岸了,堆積的砂石清運了,隔離圍網修復了,警示標牌重豎了……歷經2個多月,違法情形一一整改到位。
英山縣檢察院針對整改情況組織開展“回頭看”,應邀參加的人民監督員望著一庫清水,贊嘆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