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肖慧婷 實習生楊露)在湖北省榮軍醫院,姜海20余年的職業生涯都在康復醫學領域探索前行、開拓創新。近日,在中國醫師節前夕,省榮軍醫院舉辦了“崇尚人文精神 彰顯醫者仁心”醫師節表彰活動,康復醫學科主任姜海獲評“榮院名醫”榮譽稱號。
姜海為病人看診。省榮軍醫院供圖
融古通今 探索特色康復之路
姜海于1975年出生于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他的母親是一名鄉鎮內科醫生,從小在衛生院長大的姜海早早就立志當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
1994年,姜海考入了湖北中醫藥大學,畢業后進入了省榮軍醫院工作。2001年,姜海正式成為一名康復醫師。
省榮軍醫院是湖北最早接觸康復醫學的醫院之一。1987年,世界衛生組織在中國舉辦康復培訓班,省榮軍醫院則是培訓班的截癱康復臨床實訓基地。姜海入行后,在康復醫學科陳家權、張翠芳兩位老主任的影響下,堅定地走上了中醫與康復醫學的融合之路。
“中醫學中有不少和現代康復醫學相契合的理念,傳統中醫與康復醫學的融合勢在必行。”姜海說。
姜海為病人診治。省榮軍醫院供圖
為了不斷提升康復醫療技術,姜海先后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上海交通大學第九附屬醫院進行了康復專科培訓,積極參與康復醫學學術交流。現任中國康復醫學會肌骨專委會委員、中國康復醫療機構聯盟管理委員會委員、中國針灸學會岐黃針委員會委員、湖北省康復醫學會治療專委會委員等,曾主持、參與多項省市級科研課題研究,于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十余篇。
通過常年的臨床實踐,姜海對康復醫學科相關疾病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尤其擅長骨科康復,包括運動損傷、骨創傷術后康復訓練指導,術后關節僵硬的康復治療等。
姜海獲評“榮院名醫”榮譽稱號。省榮軍醫院供圖
妙手仁心 幫助患者重享安康
2023年,在武漢生活的四川人蔣女士不慎摔倒導致手臂骨折,接受了手術治療。由于術后沒有得到較好的護理,蔣女士的手臂功能遲遲沒有恢復,連自行穿衣服都做不到,嚴重影響了正常生活。經介紹,蔣女士來到省榮軍醫院康復醫學科就診。
“有的骨折病人認為手術做完、骨頭接上了就沒問題,回家靜養就行。但實際上,骨折術后是需要進行專業的康復醫療,建議患者最好在術后即刻進行康復治療。”姜海說。
姜海與康復團隊采用岐黃針、浮針療法,結合光療、熱療、電療、超聲引導下肌筋膜水分離,以及專業運動訓練指導為蔣女士進行治療,經過三周的治療后,關節腫脹與疼痛情況明顯改善。
結束治療后,蔣女士回到了四川老家照顧父母。幾個月后,蔣女士手臂恢復良好,她特地從四川回到武漢,上門向姜海表達了感謝之情。
“通過醫學幫助病人解決問題、緩解病痛,一直是我從業的初心。”姜海說。
姜海為病人診治。省榮軍醫院供圖
聲名遠揚 建強一流康復隊伍
隨著康復醫學科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病患跨市、跨省慕名而來看診。
今年4月,退役軍人汪先生和家屬專程從赤壁市來到省榮軍醫院。汪先生因2019年的一場車禍而導致腦損傷偏癱,右側肢體行動不便,走兩步就容易摔倒,右手頻繁痙攣。四年來,家屬陸續幾次帶汪先生尋醫治療,但效果甚微。在朋友的介紹下,汪先生決定來這里的康復門診試試。
根據汪先生的身體情況,姜海帶領團隊精心對癥處理,使用針灸、輔助支具、運動康復等方法治療,一個療程下來,汪先生的走路以及手部痙攣情況均有改善。8月,汪先生再次來到省榮軍醫院,開始接受第二階段的治療。
“考慮到汪先生因車禍無法工作、家庭經濟困難,我們特地為他減免了部分醫療費用,幫助他安心養病。”姜海說。
據悉,湖北省榮軍醫院康復醫學科成立于1987年,秉承紅色基因和重視康復的優良傳統,通過數十年的努力,于2023年被授予湖北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現有醫護技人員140余人,已發展成集神經康復、骨與關節康復、疼痛康復、運動康復以及兒童康復等五個亞專業為一體的特色專科,設置了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吞咽治療、傳統針灸治療、推拿治療、理療、水療、高壓氧治療、心理治療等9個中西醫結合康復治療部,成為全省康復治療領域發展前沿的醫護技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