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輿情分析師 吳漢麒
8月20日,當我捏著我的豪華版預購,眼巴巴地等著新電腦配件陸續送到家,看著朋友圈里從不談論游戲的朋友抱怨“金池長老好難打”的時候,我意識到,《黑神話:悟空》的爆火,已經不僅僅是游戲玩家圈子里的小規模狂歡了。
《黑神話:悟空》總銷量超過450萬份、銷售額超過15億元、Steam同時在線人數超過200萬……除了炙熱的數據以外,媒體也爭相聚焦《黑神話:悟空》動態,從游戲開發歷程,到創始人成長故事,從周邊脫銷、概念股瘋漲,再到游戲中取景地熱度上升,《黑神話:悟空》的話題呈噴薄之勢,甚至外交部發言人都回應表示《黑神話:悟空》反映了中國文化的吸引力。更直觀的感受是,各種本來與游戲無關的圈子,從8月20日開始突然多了一個話題,朋友圈中也多了幾個玩游戲的好友。
如此爆火,為什么是《黑神話:悟空》?
用世界品質,講中國故事——這是《黑神話:悟空》相關報道中經常被提及的一句標題。我們不妨將這句話拆開揉碎了講,或許就能回答為什么是《黑神話:悟空》。
《黑神話:悟空》鍛造出的世界品質,如同悟空在游戲中的經歷一般,經過了諸多歷練。《黑神話:悟空》爆火后,3A游戲這一概念開始被大眾所熟知。所謂3A游戲,即開發成本高、消耗資源多、周期長的單機游戲。這類游戲存在許多技術難點,還有很高的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因此我國在3A游戲領域長期處于空白階段。而《黑神話:悟空》的橫空出世,以目前的標準看,毫無疑問已經達到了3A游戲的國際水準。
據報道,團隊主創此前制作的西游題材游戲《斗戰神》,就曾收獲不少好評,積累了諸多經驗和靈感。之后,團隊通過制作移動端游戲進一步提升了綜合能力,在游戲開發方向上找到3A游戲和手機游戲的平衡。能夠開發出符合3A標準的游戲作品,說明中國的游戲開發商初步具備了全球認可的游戲研發實力,而游戲研發對于科學計算、物理模擬、電影動畫等領域都有著顯著意義。換句話說,國產游戲研發能力的提升,也是國家科技進步的一種體現。值得稱道的是,主創馮驥表示,如不關注業內最頂級的產品,那么結果可能連二流的產品都不如,因此要用世界最成功的作品為典范標桿要求自己。踏上取經路,比抵達靈山更重要。這股子不服輸的闖勁,便是《黑神話:悟空》世界品質的內功。
《黑神話:悟空》講述的中國故事,也如同悟空一樣石破天驚大放異彩。曾經,無數玩家在《俠盜獵車手5》中走遍了洛杉磯的各個角落、在《刺客信條:大革命》中重回巴黎圣母院、在《地平線4》中駕車駛過愛丁堡城堡……游戲本身固然精彩,但中國玩家也一直期盼著,在中國有了世界級的游戲研發力量后,能夠有一款有影響力的游戲,去講一個屬于中國人自己的故事。但對于故事的講述者而言,如果從一開始就背負著“代表中國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等想法,沉重的心理負擔和過于滿溢的責任感,反而可能讓人無法全身心投入其中。因此,關鍵在于主創團隊對中國傳統文化本身就擁有根植于血液中的文化認同與表達欲望。正如馮驥所言,團隊自然而然地覺得對中國文化的表達、中國經典名著、東方哲學、價值觀和神話體系等等,還有可以挖掘的空間。這種內容生產的動力來自本心,而非刻意迎合取悅海外玩家,這也正是文化自信的一種表現。
我們感動于《黑神話:悟空》對中華文化的“神還原”——實地考察掃描歷史建筑、藝術品,再通過建模在游戲中復原,讓許多富含歷史文化價值但過去近乎被人們遺忘的文物精品重回大眾視線,甚至直接帶動了山西等地的文旅熱度。我們還為《黑神話:悟空》對中華文化的正本清源拍手叫好。馮驥透露,游戲中的一些名詞海外翻譯采用的是拼音,如“悟空”沒有翻譯成“Monkey King”,而是直接翻譯為“Wukong”,因為它“足夠好聽,而且足夠清楚”,“金箍棒”直接使用拼音“Jin Gu Bang”,“黑熊精”被譯為“Black Bear Guai”。過去,在國外動漫、游戲的沖擊下,部分國外網友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和誤解,甚至誤以為悟空來自日本動漫《七龍珠》。因此,《黑神話:悟空》在文化輸出中傳遞出的文化自信尤為重要。
從游戲的角度說,《黑神話:悟空》仍有一些需要提升的問題,比如部分關卡引導設計不清、防不勝防的“空氣墻”讓一些玩家抓狂、缺少地圖讓路癡崩潰等等。但沒關系,作為玩家,我相信,這樣一個拿出了世界級作品,講好了中國故事的團隊,未來可以用更多的《黑神話》創造一個個屬于中國游戲的“新神話”。
打下最后這行字的同時,我的新電腦也裝好了。稿件就寫到這里,我要回黃風嶺大戰虎先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