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通訊員 潘慶芳 毛志雄
8月17日,浠水縣關口鎮豹龍村烈日炎炎,關豹農村公路上,施工人員正搶鋪最后一段瀝青。“有了沿線村民的配合,這條產業振興路的施工進度大大提速。”施工單位總工程師張慶泓說。
關豹線全長7.65公里,是30多個村的交通主干道,原有3.5米寬的水泥路面不能滿足出行需求。此外,公路沿線分布豹龍廟食品加工廠、豹龍茶園、佳友水稻合作社、浠水聚合光伏等10多家企業。為此,浠水縣交通運輸局今年初將該路列為“四好農村路”提檔升級路段。
路,怎么修才讓群眾滿意?浠水縣的做法是施工單位和周邊群眾共謀共建。
“大熱天的,吃塊西瓜解暑。”工地上,村民夏單正在給滿頭大汗的工人們切西瓜。他說,開工前,家門口的排水坡度要抬高,一商量就馬上被采納。一旁的夏沖村黨支部書記華佳喜說,要擴寬道路,但建設補助資金有限,村里開會動員后,路邊的柴屋等,都是村民自己拆除,有的還自愿投工投勞。
農村公路建設實現從“你建我看”到“共商共建共管”。關口鎮副鎮長王青介紹,修路提前讓出田地、菜園、門口場等,整個路基工程幾乎全部由村委會及村民自發承擔。他說,通過實現縣鄉村三級聯動,更好地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減少修路中的矛盾,保證項目順利推進。
一條路,還形成多部門合力共建的新機制。浠水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湯晶介紹,這條路整合各方資源和力量,如資規部門解決用地問題,鄉鎮和村兩級解決路基以及沿線的拆遷協調問題,林業部門負責沿線的道路綠化,交通部門負責把路建好。
看著刷黑后的雙車道公路通到基地門前,種植了760畝黃桃的浠水縣鑫隆桃果木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小平高興地說:“擴路解決了過去道路狹窄、行車困難的問題,今后我們基地運物資更方便,往外運黃桃更便捷,游客來基地摘桃觀光也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