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黃永進
通訊員 劉詩雨
8月22日,極目新聞記者從武漢市交通運輸局獲悉,新修訂的《武漢港總體規劃(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獲得交通運輸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聯合批復。
作為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核心載體,長江中上游集裝箱吞吐量排名第一的內河大港,武漢港《規劃》是黨的二十大以來交通運輸部批復的首個內河主要港口總體規劃。
港區布置規劃
在8月22日下午舉辦的《武漢港總體規劃(2035年)》宣貫會暨武漢港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推進會上,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的專家對《規劃》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解讀。通過詳細闡述規劃的核心理念、發展目標及實施路徑,為與會者描繪了一幅清晰的未來藍圖。
武漢港將成為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完善、始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現代化樞紐港,肩負著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助力中部地區崛起的重大使命。為了加快推動《規劃》的落地實施,武漢市制定了《武漢港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
從提升港口樞紐能級、完善航運服務功能、推動臨港產業發展三個方面,提出十項重點任務,明確了武漢港未來三年的發展方向。旨在通過一系列具體措施,進一步完善武漢港基礎設施,提升港口樞紐能級,引導港產園城融合發展。
根據《行動方案》,在2024年至2026年期間,武漢港將按照“啟動建設一批、建成投產一批、謀劃提升一批”的工作要求,滾動推進32個港口項目的建設,包括續建項目4個和新建項目28個,總投資額達到187.26億元。
此外,還謀劃了17個港口項目,估算總投資為28.87億元。這些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武漢港的港口設施水平和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