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崔逾瑜、劉澍森、通訊員孔劍)8月21日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為紓解農業經營主體融資困境,我省出臺金融支持農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力爭2025年底實現農業融資信用平臺、政策性農業擔保經辦機構、縣市金融聯絡員、鄉鎮金融特派員全覆蓋。
近年來,我省涉農貸款規模穩步增長,涉農貸款余額從2021年的1.62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13萬億元,年均增速14.04%,高于同期非農貸款增速,有力保障強縣工程深入實施,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同時全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超過31萬家,農業生產融資總量增加,要求更加多元,“融資難”矛盾日益突出。
《方案》明確,我省通過開展“六個一”即建好一座涉農數據平臺、健全一個銀企對接機制、補齊一塊鄉村建設短板、完善一套農業擔保體系、創新一批金融支農產品、培養一支金融人才隊伍,推動更多金融資源精準高效投向農業經營主體。其中省級農業融資信用服務平臺即將上線,歸集與農業經營主體相關的工商、水電、不動產等基礎數據,實現與鄂融通、數字農經、楚農通等平臺互聯互通,通過建立聯合建模實驗室等方式,形成農業經營主體更精準的信息畫像,生成信用評價結果推送至銀行或擔保機構,緩解金融機構與農業經營主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農業經營主體融資便利性。
我省政銀合作領域由傳統農業生產向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拓展,加快補齊設施農業、高標準農田、農產品倉儲冷鏈物流等短板;圍繞農時農事,引導金融機構開發設計操作性強的支農信貸產品,如各類應收款、倉單質押、動物活體融資等金融產品,加大農業保險力度,推動政策性農險與商業性農險產品組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