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文俊 通訊員 吳敏 實習生 廖美琪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改革”作出部署,其中專門提到“加強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這是我國第一次在國家層面的創新戰略中對“技術經理人”這一群體“點名”。
技術經理人也稱技術經紀人,2022年作為新職業被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在創新活力競相迸發,成果轉化空前活躍的當下,不少省市近年來都在出招爭搶這類職業人才。
技術經紀人需要哪些技能?現狀如何?湖北會通過什么方式壯大這一群體?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采訪相關主管部門和從業者,揭秘這一職業。
高端技術經紀人奇缺
如何推動“中試”,讓科技“果子”由生變熟?科研語言如何翻譯為市場語言?8月12日,由國家技術轉移人才培養基地(中部中心)、湖北技術轉移學院主辦的技術經紀人培訓在恩施開班。
“知政策、精技術、會管理、懂金融、明法律、通市場、擅轉化”,這是技術經紀人應該掌握的技能。當前,我國創新活力迸發,科技成果轉化活躍度越來越高,技術經紀人匱乏問題也越來越凸顯,高端技術經紀人奇缺。
2018年,湖北技術轉移學院開始籌建,成為全國首個技術經紀人在線學習及管理平臺。目前,我省有持證技術經紀人3600余人,今年上半年新增408人。
為培養高端技術經紀人,湖北技術轉移學院除開展常規的技術經紀人線下培訓外,多次帶領中高級技術經紀人學員赴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廈門等地研學,通過區域技術經紀人的互通互訪,打造一條優質行業交流通道,構建技術轉移生態圈。
湖北技術轉移學院負責人蘆雪介紹,技術經紀人至少要會“三種語言”:技術語言,能跟大學教授、科研人員對話,探討技術解決方案;市場語言,聽得懂市場需求,能在商業話語體系中推廣技術的價值、實施商業策劃和談判;還要懂政府語言,看得懂政府的產業政策和政策要求。
科技“紅娘”與“中介”
8月13日,技術經紀人周登江代表特林節能設備有限公司在湖北技術交易所發布需求——“急需讓智能控制設備實現感知功能的技術。”
等待“能人”揭榜的同時,他主動出擊,為企業尋找、聯系相關領域的教授專家。目前,已與湖北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楊光友教授對接。
科技成果轉化率低,一直都是制約我國科創發展的重要瓶頸。特別是近年來,科研成果數量及質量都在快速提升,但從“實驗室”到“生產線”,仍有諸多環節需要突破。
周登江從事科技成果“中介”工作已近十年。2018年,周登江瞄準“共享電滑板車”項目,從技術研發、運營管理、騎行安全、安保維護等方面全面謀劃,最終為該項目成功拿到5000萬元的融資,啟動生產運營。
周登江告訴記者,在科技成果轉化的過程中,技術經紀人承擔著“架橋人”“紅娘”“中介”的多重角色,以促進技術成果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為目標,為企業提供精準的技術解決方案。以此次發布的需求為例,萬物互聯智能化時代已經到來,該企業需要生產出這樣的智能設備:將電壓、電流、距離、溫度等信息轉換成能夠被識別和處理的各種信號,傳感器能夠接收這些信號并發出行為指令。
如今,周登江已是黃石大冶湖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負責人。他認為,技術經紀人需要有戰略眼光、策劃能力,成果轉化不是把供需雙方拉到一起就可對接成功,“精準對接”既要充分了解科技成果的技術先進性、創新性、成熟度及其商業價值,也要充分了解需求方的痛點、癢點、技術實施能力和資金實力等,并管控雙方的預期,使供需雙方相向而行。
“管家式”服務 收益可觀
今年5月,廣東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災害令人痛心。看到新聞后,技術經紀人楊濤立即和武漢理工大學一位教授取得聯系。該教授利用圖像識別及增強技術做過相關項目,楊濤聯想到可以利用近景攝影測量技術,再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對監測圖像進行實時處理和分析,發現邊坡變形的規律和趨勢,為預測山體災害提供科學依據。在和教授溝通的同時,楊濤找到一家運營高速公路的央企,該企業非常認可這一技術,馬上投入多維度合作。現在,合作已經進入產品驗證階段,產品可實現7×24小時不間斷的有效邊坡監測,從成本、安裝、維護、可靠性、有效性、誤報率等方面均具有優勢。
在武漢,楊濤被稱為“學材料的經紀人一休哥”。2015年他在上海接觸到技術經紀行業,拜訪了5家技術轉移機構后,從技術研發崗轉行,投身技術經紀領域。楊濤告訴記者,技術經紀人不僅要促成交易,還要在開拓市場空間、捕捉市場機遇、組織并參與技術成果的工業化、商業化開發、簽訂和履行技術合同過程中提供全方位服務,同時在融資中發揮參謀、協調和監督等重要作用。
目前,楊濤是武漢知谷先進技術研究有限公司負責人,帶領團隊從成果披露到資源對接,從協議起草到投資洽談,從專利服務到后期管理等,全程介入并持續跟蹤,創建將“技術、人才、管理、資源、資金”等要素有機鏈接的“管家式”技術轉移服務模式。
技術經紀人職業素養要求高,收入如何?“總的來說,收益應該是可觀的,而且是持續疊加的。”楊濤介紹,收入包括中介服務費以及產品銷售收入、股權收入、科技咨詢服務收入等。今年,不論是政府部門還是企業對科技項目的投入都在增加,我們這個新興行業整體增長很快。
相關部門預測,我國需要培養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人才將超10萬人。從這個角度看,技術經紀人才剛剛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