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許曠 通訊員 陳誠 羅端琳 實習生 陳祉旭
茫茫戈壁,長風呼嘯,沙塵飛揚。
8月12日,在新疆哈密市國家能源集團國神公司大南湖二礦,百噸級HT3130電動輪礦卡開始首批應用,標志著新疆采煤智能化、高效化邁出堅實一步。該批礦卡由在鄂央企航天三江重工公司生產。
()搶占新疆大型化采煤運輸裝備市場
位于孝感的重工產業園內,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生產車間看到,四臺HT3130電動輪礦卡已進入總裝測試環節。
“產品分批次陸續交付中,先在左邊進行大件部裝,再到右邊總裝線上完成整車裝配,調試合格后,再將礦車拆解發運至礦區。”重工公司總裝車間裝配一班班長唐朝向記者介紹。
山西、內蒙古、陜西、新疆是中國煤炭的四大產區。新疆的煤炭資源預測儲量為2.19萬億噸,位居全國第一,原煤產量成為我國能源安全的壓艙石。
“山西、內蒙古、陜西煤炭產量陸續達峰,新疆受限于開采能力、運輸能力等,煤炭開發還處于初級階段,公司搶先進入大型化采煤運輸裝備這片藍海市場,不僅推動地區礦山設備升級,還為行業提供借鑒。”重工公司露天礦事業部副部長王澤康對記者說。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礦山智能化發展,針對新疆礦山,出臺一系列政策扶持大型化運輸裝備,促進企業提高效率、減少環境影響,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
新疆位于中國版圖的西陲,這決定了運輸成本是疆煤利用面臨的首要問題。哈密是新疆的東大門,也是疆煤外運主力軍。大南湖二礦于2013年建成,是“疆電南送”工程下設煤礦,其煤炭資源將服務于“電力絲綢之路”的建設。
“綠色、安全、智能化是國家重點關注的新型煤礦開采方式。一直以來,新疆礦區多使用小噸位的改裝寬體自卸車,對環境不友好,運輸效率偏低,不能滿足產能需求。”王澤康說。
為改變這一局面,航天三江重工公司配合礦區用戶,歷時18個月攻堅,研制出國產化率高達95%,集高端化、智能化和綠色化技術于一體的先進電動輪礦卡。
不斷拓展復雜工況場景應用
“新疆日照時間長,每天6點天亮,晚上10點天黑,常年五六級大風,地表溫度最高可達70度,這對整車的結構板材、液壓系統、冷卻系統等要求更高。從現場使用情況來看,達到預期效果。”露天礦事業部售后保障負責人陳非對記者說。
據介紹,HT3130電動輪礦卡在人機協作、場景多機協作、安全管控等關鍵技術實現突破,主要產品性能參數得到全面提升,不僅降低人力成本且改善人員的工作環境,礦區運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大幅提升。
“對比之前使用的小噸位寬體車,HT3130電動輪礦卡單車運輸由70噸提高至120噸,平均運行車速由12公里/小時,提高到30公里/小時,運輸效率大幅提高。”陳非說。
針對油耗和污染問題,重工公司在不斷探索針對露天礦山的新能源車型。
“該型礦卡還具備混動化改造的潛力,可通過增設電池組,將制動能量進行有效回收,進一步降低整車的運營成本,同時減碳減排,實現設備和礦區的綠色化運營。”王澤康說。
據了解,新疆礦區積極推進智能化礦山建設,已初步完成多項智能化系統建設,并投入使用無人駕駛寬體車及露天礦用無人運輸機器人。
“傳統車型加裝的無人駕駛系統,多為出廠后改裝,會破壞車輛外觀和結構。”王澤康說,結合礦區建設需求,此次電動輪礦卡采用內嵌式隱藏式無人駕駛系統,屬行業內首次應用,后續礦卡裝上無人駕駛設備就能實現無人駕駛。
“根據新疆目前開采情況來看,后續礦區對大型化設備需求日益增加,公司已著手研發200噸級產品。在復雜工況領域,比如高海拔地區、極寒地區,公司也在不斷探索更多應用場景,積極開拓市場。”王澤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