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文俊 實習生 劉芳余
8月14日,武漢市江漢路游人如織,周黑鴨店賓客盈門。鮮香甜辣的鴨脖、肉厚多汁的鴨鎖骨、脆嫩爽口的蓮藕,香噴噴的“漢味”鹵品擺滿冷鮮柜。
“暑期有促銷活動,每天都要補貨。天不亮,東西湖工廠的產品便裝車發送,早上6點到7點,我們在店內準時收貨上架。”門店相關負責人介紹,鴨脖、鴨翅、鴨鎖骨等經典鹵味領銜,門店銷量增長強勁。
自1995年誕生,近30年來,周黑鴨已從武漢走向全國,在全國331座城市開設3816家門店。
然而,由于市場競爭加劇,休閑鹵味、佐餐鹵味、熱鹵等細分賽道上,新品、新模式頻出,攻守轉換常在“一瞬”之間。
跟進顧客個性化需求,近期,周黑鴨在原有鎖鮮盒、真空裝產品的基礎上,推出鎖鮮、散鹵二合一門店,期望以現撈熱鹵和散裝稱重產品,為銷售再添一把火。
經營業態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改變門店經營范圍,需要同步變更食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等信息。僅在武漢市江岸區,16家門店中有多家需要辦理相關手續。
“以往變更手續復雜且耗時,這次調整,我們原準備好了打持久戰。”7月29日,來到武漢市江岸區行政審批局,湖北周黑鴨企業發展有限公司注冊事務組主管張歡春卻驚喜而歸,“6家分店的12張證照一次性打包完成變更,原來需要幾天才能辦好,這回半天就辦好了。”
改變源于該區今年開展的企業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及其“一鍵三聯”服務模式。通過同步采集信息、后臺分類審批等優化手段,如今針對食品經營等多項高頻涉企經營許可(備案)證照的辦理、變更和注銷,江岸區經營主體不僅能憑一張清單在一個窗口一次性辦結,還可通過湖北政務服務網,線上一鍵完成,申請材料、辦理時限分別壓減33%、50%以上。
“從推行‘告知承諾制’,到線上小程序辦事,再到現在的‘一鍵三聯’,不止在江岸區,省市營商環境改革成效有目共睹。”張歡春說,周黑鴨全國門店年均需處理千余次經營證照的辦理、變更,“流程縮短、辦理提速,可以幫我們降低租金、水電等成本,免除企業發展的后顧之憂。”
眼下,周黑鴨正在武漢探路“衛星店”無人售賣模式。外賣騎手到店后,通過門禁系統自助開門、取貨、打包、配送,每日只需補貨1至2次,大幅降低人力成本,有望在未來融入企業戰略布局。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武漢市江岸區餐飲服務類經營主體新增1712戶,餐飲業營業額增速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