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 (記者祝華)“上半年,荊門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達20.83%,新能源新材料、汽車及智能制造、電子信息三大主導產業產值871.2億元。”8月8日,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荊門報告會上,省委宣講團成員、省經信廳黨組書記、廳長盧軍提到的一組數據,令與會人員振奮。
亮眼數據的背后是荊門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2012年,鋰電巨頭億緯鋰能落戶荊門高新區,隨后一路狂奔,2023年開工的超級工廠投資達108億元。同時帶動新宙邦、恩捷鋰電、科達利、雄韜鋰電等一批鋰電頭部企業落戶。2023年,荊門已建成鋰電產能156.6GWh、占全省44.2%,產值630億元;2025年產能將達251.6GWh,產值過千億元,進一步夯實“華中鋰電之都”地位。
“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產業成鏈集群的關鍵在于用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盧軍點評說。
荊門是片改革沃土。建市40多年來,堅持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引領經濟社會發展。農村土地“按戶連片耕種”連續兩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經驗入選“第三屆中國地方改革創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