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訊(記者劉暢 實習生張鵬舉 通訊員劉雅進)8月15日,武漢市首發7條城市綠標,覆蓋包括校園、公園、濕地、山地、環保公共設施、綠色企業等100余個點位,讓市民在家門口就能觸摸綠色脈搏和肌理。
“中國有很多城市像武漢一樣,同濕地融為一體,生態宜居。”2022年11月5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開幕式上突出闡述了武漢的生態特色,這為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教育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啟發。為此,武漢市整合市內現有的各類生態環境保護資源,通過推動原有特色三大生態環境開放項目的迭代升級,豐富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場景,推出一批生態網紅打卡地,拓展一條生態修復綠色版圖線路、一條城市公園綠色版圖線路、一條高校展館綠色版圖線路,讓公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之路更寬更廣更實。
美麗學校逐綠之旅
打卡路線:東西湖區常青樹實驗學校生態館—硚口區紅旗村小學低碳館—江漢區華中里小學濕地館—江漢區大興路小學紅領巾觀測站—江岸區長春街小學動物園—洪山區第一小學蜻蟌主題生態館—洪山高中蝴蝶館—東湖風景區華僑城小學東湖生態文明教育館—新洲區漲渡湖小學標本館。
游學兼顧樂趣之旅
打卡路線:江漢大學大氣復合污染監測實驗室—湖北大學蝴蝶館—武漢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綠色驛站—中科院水生生物博物館—武漢大學標本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館—中國地質大學地質博物館—華中農業大學博物館-武漢工商學院環境科技博覽園。
環保鄰居探秘之旅
打卡路線:漢西污水處理廠—鐵路橋地下凈化水廠—湖北省電力博物館—武漢鋼鐵有限公司武鋼文化旅游區—武漢綠色動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北湖污水處理廠—中韓(武漢)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格林美(武漢)城市礦產循環產業園。
生態修復添綠之旅
打卡路線:武昌生態文化長廊—馬鞍山森林公園司法生態修復基地—光谷二妃山公園—光谷黃龍山公園—光谷生態大走廊—江夏靈山生態文化旅游區—經開區龍靈山生態公園—漢陽張之洞體育公園—硚口漢江灣體育公園。
江灘碧道吸氧之旅
打卡路線:漢南江灘—軍山江灘—沌口江灘—楊泗港都市T臺—漢陽江灘—漢江江灘—漢口江灘—諶家磯江灘—青山江灘—月亮灣城市陽臺—洪山江灘碧道。
生態人文體驗之旅
打卡路線:戴家湖公園—中國履行《濕地公約》30周年成就展—紫陽湖水生態館—大禹治水神話園—武漢科技館—武漢節水科技館—解放公園濕地科普館—園博園長江文明館。
濱水濕地暢游之旅
打卡路線:沉湖省級濕地自然保護區(國際重要濕地)—桐湖省級濕地公園—后官湖國家濕地公園—杜公湖國家濕地公園—漲渡湖市級濕地自然保護區—東湖國家濕地公園—藏龍島國家濕地公園—安山國家濕地公園(國家重要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