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李金友 攝影李巋)8月16日,由武漢經開區管委會、武漢汽車產業鏈促進專班舉辦的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規劃發布暨產業推介活動舉行,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正式揭牌并啟動建設,總投資超30億元的5個優質氫能產業項目落戶武漢經開區軍山新城。
氫能引領全球能源革命的新浪潮,是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湖北省《支持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指出,以武漢經開區為核心,打造全國氫能產業示范核心區。
圖為: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
作為全國汽車產業集聚度最高的區域之一,武漢經開區積極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構建“135”現代產業體系,做大做強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1個核心產業”,氫能是“5個新興產業”之一。近年來,武漢經開區聚焦氫能產業鏈,聚集東風公司、國家電投氫能、理工氫電、康明斯等近20家龍頭企業,建成4座加氫站,推廣應用近300臺氫燃料電池汽車,初步形成了“基礎部件—燃料電池—整車—示范運營”的產業鏈和創新鏈。
在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舉行的這一活動,也是武漢氫能產業鏈促進專班助推武漢建設氫能樞紐城市的重要舉措之一。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2020年7月落戶武漢市經開區以來,已突破多項氫能“卡脖子”技術,建成六大生產線,從質子交換膜、碳紙、膜電極到氫燃料電池電堆全部實現“車谷造”,每年可交付5000套氫燃料電池,成為在華中乃至全國產業鏈最完整,產能最大的氫燃料電池研發和生產基地。
國家電投華中氫能產業基地由武漢綠動氫能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綠動氫能”)運營。武漢綠動氫能執行董事、總經理劉真認為,武漢集聚40余多家氫能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氫能研發和生產制造實力在全國一直處于第一方陣,已形成“一核一都兩翼”的產業格局,“尤其是武漢經開區聚集了全市90%的氫能高端裝備研發制造核心企業,是全市氫能產業裝備的主要核心區”。
早在十多年前,東風公司就與武漢理工大學聯合研發我國首批氫燃料電池汽車“楚天一號”。去年,東風公司發布“氫舟”“氫元”“氫芯”三大氫能技術品牌,已擁有數十款氫燃料電池車型,涉及輕卡、中卡、重卡、乘用車型,目前已累計銷售氫燃料電池車6000余輛,在武漢、佛山、廣州等城市開展多應用場景示范運營。
圖為:活動現場舉辦的揭牌儀式。
8月16日,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正式揭牌并啟動建設,同時發布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規劃。到2030年,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總體投資規模達100億元,引進30家氫能企業,推動3家氫能企業上市,新建5座加氫站,投放3000輛氫能示范運營車輛,實現營收總額500億元。
“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將進一步集聚項目、資金、人才等資源,構筑產業生態圈,打造創新生態鏈?!蔽錆h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武漢氫能科技產業園將立足軍山新城,以“做大做強氫能產業鏈”為總體發展思路,著力推進核心技術創新體系建設,聚焦燃料電池和氫能裝備兩個產業鏈條主線,完善氫能檢測平臺服務體系,形成從產業孵化、產業完備、產業發展到產業應用的全產業鏈發展閉環,組建基金群、招引聚集一批氫能上中下游企業,構建氫能全產業鏈生態體系。
圖為:簽約儀式現場。
武漢經開區還制定專項政策,從產業投資、企業租賃、科技創新、壯大燃料電池銷售規模、加氫站建設運營、商業模式創新等六個方面支持加快發展氫能產業,其中,對氫能產業固定資產投資、氫燃料電池銷售規模分別最高獎勵1000萬元。
活動現場,5個氫能優質項目簽約落戶軍山新城,總投資超30億元,涵蓋氫能儲運、應用等多個環節。其中,湖北氫能汽車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項目擬投放上百臺氫能重卡布局干線物流,鋼研楚天擬投資10億元建設氫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電堆、發動機系統產線及氫燃料電池研發中心,融通汽車擬投資15億元建設氫燃料供氫系統、氫燃料發動機產線及氫燃料車輛運營平臺,湖北氫動力擬投資約1億元繼續購置130臺氫能車從事冷鏈運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