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訊(記者劉暢、實習生張鵬舉、通訊員劉雅進)8月15日,武漢市2024年全國生態日宣傳活動在武昌沙湖公園舉行。現場展示了武漢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分享了綠色發展的先進經驗和典型案例,向全社會發出生態環保倡議,共同繪制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活動現場,湖北大學荷仙子志愿隊分享了“我與沙湖的故事”,講述他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用腳步丈量沙湖,不斷推動沙湖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故事。武漢市觀鳥協發出《共同守護鳥類家園》倡議,倡導了解和關注防鳥撞,文明觀鳥、科學護鳥,共享江城飛羽之美,讓城市充滿鳥語花香。
自2020年武漢市成立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總隊成立以來,總隊成員單位從20多家到現在110多個,骨干團隊開展志愿活動超800場,經常性參與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的志愿者達2.1萬余人。
活動中,武漢首發7條城市新綠標,不僅引領生態宜居風尚、樹立綠色生態城市建設標桿、推動綠色產業創新發展、也提升了居民幸福感和獲得感。
當天,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組織和武漢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總隊在沙湖公園開展群眾性生態環境實踐活動。來自江漢區北湖街道環保社區、妙三社區的志愿者們在西北湖附近同步開展群眾性生態環境實踐活動。
在全國生態日活動期間,武漢市生態環境局還在中碳登大廈開展了“武漢生態文明大講堂·首義論碳”專家講座,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原司長劉友賓作了《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 走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主旨演講,深入淺出地闡述了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