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劉閃
實習生 李威澤 李玉芬
繼今年6月《關于加強財政金融協同服務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出臺后,8月16日,省政府辦公廳又對外發布了《湖北省科技金融質效提升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提出16條行動舉措,健全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體系,加大對科技型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明確湖北科技金融“施工圖”。
16條舉措提升科技金融質效
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具體解讀了《行動方案》。該局指出,第1至4條,充分發揮以銀行信貸為主的間接融資作用,主要包括:優化科技金融激勵引導政策,用好用足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再貼現及財政貼息等政策工具;加快建設科技金融專營機構,大力引進租賃、財務結算等專業機構;構建覆蓋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信貸產品,大力推廣“301”全線上純信用快貸、企業創新積分貸、知識產權質押、股權質押、并購貸款等產品和模式,健全科技信貸風險補償機制;推廣投貸聯動業務模式,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好的長期性融資服務。
第5、6、7、15條,重點發揮資本市場功能,主要包括:招引各類基金,聚焦“募投管退”全鏈條,提高國有出資比例、投資損失容忍率、收益讓渡,實施差異化考評,推進私募基金份額轉讓試點;建立科技型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全力推動科技型企業加快上市進程,支持科技型企業并購重組、股權轉讓、資產證券化,完善區域性股權市場對科技型企業的綜合金融服務功能;加強科技型企業發債項目儲備和融資輔導,擴大發債信用評級覆蓋面,支持科技型企業發行科創票據、科技創新公司債券;暢通科技領域跨境投融資渠道,支持跨境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覆蓋更多科技型企業。
第8條,推動保險機構開發專屬科技保險產品,大力爭取險資投資重點項目。東湖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是我國首個科技保險創新示范區,要深化示范區建設,支持東湖高新區設立科技保險風險補償資金,通過收購等方式組建科技保險經紀公司,承接科技創新專項任務。第9條,提高科技擔保業務規模和服務質效,引導省市縣融資擔保機構加強資源整合,創新產品,優化流程,做大業務規模。支持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實施科技創新專項擔保計劃。
第10條,吸收借鑒外省工作經驗,解決科技人才價值實現較難的問題,提出啟動開展科技人才積分工作,推動金融機構將人才積分和定價模型有機結合,實現“人才有價”。第11條,推行市場化的科技項目遴選模式,建立科技項目投融資需求信息共享機制。為金融機構、投資機構評估審查提供良好條件。
第12條,拓寬金融服務國家實驗室等科技機構、科研創新平臺基地的有效路徑,加速金融科技創新成果落地轉化與產業化發展。第13條,加強各類金融資源與科創供應鏈平臺的對接,實現資金供需雙方高效匹配。推動金融機構、核心企業、配套服務機構信息協調和共享合作,更好滿足鏈上企業融資需求。全力推動各數據平臺互聯互通,提升數據賦能金融機構、服務科創企業能力。
第14條,健全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提升金融機構在線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登記的便利化程度,完善知識產權評估、登記、管理等配套服務,優化知識產權處置模式等。第16條,解決科技金融人才短缺問題,提出持續加強復合型科技金融人才規模化培育力度,大力引進創業投資高端人才。
明確湖北科技金融“施工圖”
《行動方案》總體要求,到2026年末,力爭形成與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更加匹配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務體系;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獲貸家數在現有基礎上增長70%,貸款余額年均增速達到20%;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顯著增加,占全省上市公司的比重超過50%,直接融資規模及創業投資管理資金規模穩步擴大;金融對我省優勢產業、“61020”科技創新重點領域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水平和可持續性明顯提升;科技金融風險防范水平不斷提高,金融資產質量穩健向好,實現“科技—產業—金融”深度融合、良性循環。
此次《行動方案》有哪些特點?湖北省地方金融管理局表示,一是明確科技金融實施路徑。圍繞為各類創新主體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提出信貸、保險、債券、企業上市、創投、融資擔保等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實現路徑,明確科技金融“施工圖”。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針對科技金融供需信息不匹配、金融機構專業能力與科技創新需求不匹配、金融機構投資回報與風險不匹配、科技人才價值實現較難、科技金融人才短缺等問題提出工作舉措。
三是做好政策銜接。注重與湖北省近期出臺的《關于加強財政金融協同服務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和《關于推動私募股權投資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保持區分和呼應。一方面從金融供給側的角度,立足科技企業的金融需求,圍繞提升全省金融體系支持科技創新的能力,從主體、產品、機制、保障等多方面提出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另一方面,吸收通過獎補促進財政金融聯動發力、私募股權創投基金等相關內容,注重與已有政策文件保持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