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通訊員 樊思遙 許同同
近日,上“青年人才夜校”的風在咸安火速掀起。8月8日晚,在咸寧市咸安區同心路墨禾書院,咸安“青年人才夜校”國畫班第一期課程在此開啟,20余名學員在信筆勾勒的墨色流轉中感受國畫魅力,實現夜間“充能”。
今年以來,咸安區委人才辦、團區委為豐富人才主題,全力打造咸安“青年人才夜校”品牌,圍繞青年人才技能提升、社交娛樂等需求,推出“青年人才夜校”系列課程,掀起了青年人才白天上班、晚上學藝的新風尚,搭建起聯系青年、服務青年的重要窗口和高位平臺,以實際行動彰顯“擁抱人才,筑夢桂鄉”。
聚集人才擴大“朋友圈”
“青年人才夜校”瞄準青年工作、生活集聚場景,在社區鄰里驛站、黨群服務中心、恒立體育館等青年聚集地開展課程,為新興青年群體提供學習、交流等空間和條件,使之成為青年想得起、愿意來、找得到、留得住的陣地。
“以前沒接觸過書法,但是很感興趣。3月份在朋友圈看到‘青年人才夜校’開設書法班的信息,我就趕緊報名了。”青年學員胡婷說,“夜校”圓了她的書法夢,“在這里我還認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聚焦需求構建“服務圈”
為充分當好廣大青年的“娘家人”,區委人才辦、團區委堅持從青年視角出發,通過“青春咸安”微信公眾號發起投票,夜校課程科目、課時、頻次等,都采用“青年點單”模式決定,實現了青年朋友從知道可以“學什么”到決定自己“要什么”的定制化服務。
“青年人才夜校”羽毛球班的學員劉眾偉和一同報名的朋友在咸寧恒立體育館的羽毛球場上揮拍“切磋”。“平時工作太忙,參加‘青年夜校’既可以緩解工作壓力,也給生活增添了樂趣。如果時間允許的話,我還想報舞蹈課、書法課。”在練習間隙,劉眾偉擦著汗說,他身邊有不少人都報名了“青年夜校”,他愛人就報了舞蹈班,將來他還想邀請更多朋友一起報名羽毛球課。
聚合職能拓展“生態圈”
據統計,自今年2月開辦第一期街舞課以來,咸安區“青年人才夜校”已累計開課40余次課程,共有450余名青年參加。
“人才夜校以新姿態進入年輕人的夜生活,也成為青年融入城市生活的一扇窗。”咸安區“青年人才夜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如今,咸安青年人才夜校已經成為聯系服務青年人才的新媒介。下一步,區委人才辦、團區委將以“青年人才夜校”品牌活動為契機,積極深挖探索活動新模式,根據青年的需要豐富課程內容,吸引更多青年人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來,通過夜校提升中青年群體的參與度和文化獲得感,讓青年文化“活起來”,為青年在“終身學習”的路上,提供更多優質的“精神食糧”。